投稿
LINE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

来自  大家泌尿  2022-06-30

对于短期置管引流尿液的情况,最好尽早拔除导管;也可以采用可能有效的抗菌导管,但要考虑费效比的问题。

 

对于长期置管引流尿液的情况,不论采用何种材质的导管,导管相关菌尿的出现还是不可避免,因此重点要放在预防有症状感染出现的方面。主要预防手段在于导管管理。为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最佳的办法还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置管以及尽量缩短留管时间。

 

长期置管患者需要定期更换导管。更换导管的时间间隔到目前为止仍无明确时限,一般不宜超过所用导尿管说明书推荐的时限。长期置管后导管内外表面逐渐有细菌定植和生物膜形成,而新尿管是无菌的,因此,更换较长时间留置的尿管理论上可能获益。但更换导管是损伤性操作,可能带来外源性细菌植入,频繁进行导管更换不一定有好处。通常情况下是依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决定留置时间的长短:在留置尿管期间如果出现有症状感染、导尿管破损、结壳或尿液引流不畅等情况,均应该更换;当患者有发热症状,不能排除尿源性感染时,应进行导管更换并进行尿培养等相关检查和处理。

 

对于长期留管患者,菌尿必然发生。已有报道显示,进行膀胱冲洗不能降低导管相关菌尿的出现和患者的发热事件,冲洗操作可使引流系统与外界相通,增加环境病原体进入引流系统的机会,因此应尽量使引流系统封闭。长期留管的患者有生物膜形成,生物膜有较强的抗机械冲洗能力,因此不宜采用膀胱冲洗的方法来预防或辅助治疗导管相关感染。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水分摄入,通过增加尿量,利用自身尿流冲洗而不需开放引流系统;充足的尿液对健康也有利,低浓度尿对预防结石有一定作用。

 

对于长期置管的患者,不同的置管方式优缺点不尽相同。经耻骨上膀胱造口置管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尿道和生殖道并发症及感染的可能,对于阴茎能勃起且有性功能者,可以有性生活;但由于下腹有膀胱瘘口,护理较为不便。长期间歇导尿虽不能避免菌尿发生,但平时生活非常方便,应该是良好的选择。间歇导尿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对于患者或者护理人员要求有一定医学知识,能执行每天数次的导尿操作,每天需要进行相对复杂的处理过程,并且需要消耗一定量的耗材,花费较高。对于下尿路无梗阻的尿失禁的患者,阴茎套引流有一定优势,在体内不用置管,但应注意长期放置阴茎套的皮肤损害问题,还需要定期检查有无下尿路梗阻发生。

 

有关导管材质,可以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进行选择。橡胶材质的宿主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相对最重,因此不宜作为长期置管的选择;乳胶材质其次,硅胶材料最小。对于间歇导尿,由于导管在引流后就拔除,导管在体内留存时间短,但需要每日多次进行,宜选用廉价管材如橡胶导管;如果不考虑费效比的问题,可选用有润滑涂层的导管以改善置管时的舒适性,并且使操作更容易。对于导管的型号,宜使用小号的导管以减少损伤。

 

来源:孙颖浩.《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下一篇
睾丸扭转诊断与治疗指南—睾丸扭转对睾丸功能、内分泌及生育的影响
*1睾丸扭转对睾丸功能的影响 睾丸扭转导致患侧睾丸损伤,主要机制有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级联反应激活、细胞凋亡等。复位固定术后应当对复位睾丸进行随访监测,随访的内容包括睾丸体积变化和精液常规。术后萎缩多少体积定义为睾丸萎缩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推荐相比对侧睾丸缩小50%定义为睾丸萎缩。术后根据患者病情行长期随访,一般3个月作为首次随访时间,在此之前进行随访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临床价值,6、12个月或其他时间间隔的随访应由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针对突发阴囊疼痛或肿胀等情况进行紧急检查。睾丸扭转的时间和程度是加重损伤的两个最重要因素。长期随访发现扭转6h内进行复位以及扭转角度小于360°者,会有90%以上的睾丸存活率;超过6h或扭转角度大于360°,术后睾丸萎缩率明显增加;若扭转超过24h或扭转角度大于540°,术后很少有睾丸存活。   睾丸扭转后无论是行挽救性复位固定术还是睾丸切除术,都可能降低睾丸的整体功能,这表明单侧睾丸扭转可能会致对侧睾丸损伤,其机制涉及交感神经反射、血-睾屏障的破坏产生AsAb等。但也有观点认为这类患者既往可能就存在睾丸发育不良综合征(TDS) ,引起其睾丸扭转的解剖变异也是TDS的一部分,这使得患侧睾丸损伤后对侧睾丸不足以代偿性增加精子发生或睾酮分泌。   *2睾丸扭转对内分泌的影响 现有证据显示,睾丸扭转后患者的睾酮水平似乎未受太大影响。睾丸的主要内分泌功能是分泌睾酮。生理情况下,垂体分泌的LH刺激睾丸Leydig细胞分泌睾酮。若剩余睾丸组织的睾酮分泌能力不足,可观察到血清睾酮水平的下降,并可导致LH水平的代偿性增加。但对睾丸扭转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激素进行的研究显示:LH、FSH 和睾酮均在正常水平,也有报道显示睾丸扭转组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现有的研究均侧重于与正常范围相比较的内分泌功能,而未探讨与手术前的基线水平相比LH水平是否增加、睾酮水平是否下降。此外,至今尚缺乏对这类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尚不清楚睾丸扭转后的患者是否具有较高的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风险。   *3睾丸扭转对生育的影响 睾丸扭转对生育的影响尚无明确结论。有研究表明睾丸扭转后有64%的患者精子活力或形态异常,39%的患者被归类为低生育能力,只有14%的患者精液参数在正常范围内,表明睾丸扭转可导致患者精液质量下降,从而可能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相反,也有证据表明,相比睾丸固定术,睾丸切除术后患者精子浓度虽明显下降(P=0.001) ,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5) 。对接受过睾丸扭转治疗的夫妇进行的生育情况调查发现:接受单侧睾丸切除术和复位固定术患者的生育率分别为90.2%和90.9% ,与正常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仅9.5%的患者被诊断为不育症。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研究,现有的研究往往选择已证实具备生育能力的男性作为对照,而不是未挑选的、生育状况未知的人群作为对照,这会导致选择性偏倚,研究的可信度下降。此外,使用常规的精液分析作为生育状况的预测指标也值得商榷。   来源: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睾丸扭转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1, 28(3): 252- 261.
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