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诊疗指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合并疾病的处理

来自  李旭东  2019-07-26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合并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盆腔脏器脱垂、逼尿肌收缩力受损和膀胱出口梗阻时,应如何治疗?


1.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


2005年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ICI)指南建议:对混合性尿失禁患者应首先采取膀胱行为治疗、盆底肌训练和抗胆碱能制剂等相应措施控制急迫性尿失禁症状,待急迫性尿失禁控制满意后,再对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尿失禁严重程度,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重新评判,并据此采取相应处理。


2006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发布的OAB诊治指南观点与此基本相同,即先处理急迫性尿失禁,待稳定后再行压力性尿失禁处理。


2.合并盆腔脏器脱垂


盆腔脏器脱垂的诊治涉及到泌尿、妇产及肛肠。单纯的子宫脱垂或阴道后壁膨出常无排尿症状,而阴道前壁膨出时即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在严重的阴道前壁膨出时,因下垂的膀胱尿道与相对固定于耻骨后的尿道形成成角畸形,从而还可产生排尿困难。阴道前壁膨出常与其他盆腔脏器脱垂同时存在,建议的处理原则如下:


(1)有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但盆腔脏器脱垂无需手术治疗者,压力性尿失禁部分可按压力性尿失禁处理,建议向患者说明有进一步手术处理之可能。


(2)有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且盆腔脏器脱垂部分需要手术治疗者,在修补盆腔脏器脱垂的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治愈率可达85%~95%。


(3)无尿失禁症状而仅有盆腔脏器脱垂者,治疗尚存在争议。因盆腔脏器脱垂有可能合并隐性压力性尿失禁,脱垂校正后出现尿失禁症状,因而许多作者推荐盆腔重建时同时进行抗尿失禁手术以预防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但采取何种术式预防潜在的压力性尿失禁尚无一致意见。


3.合并逼尿肌收缩力受损


尿流率较低(<10 ml/s),考虑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时,如受损较轻,最大逼尿肌收缩压≤15 cmH2O、无明显剩余尿量、平时无明显腹压排尿状态时,可先行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处理压力性尿失禁,无效时考虑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但术前应告知自行间歇导尿的可能性。


逼尿肌受损严重,最大逼尿肌收缩压≤15 cmH2O,或有大量剩余尿量或平时为明显腹压排尿,应注意有无其他尿失禁的可能,此类患者不建议抗尿失禁手术,可试用抗尿失禁药物治疗,如出现排尿困难加重应及时停药。


4.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


应先解除BOO,待稳定后再评估和处理压力性尿失禁。对于冰冻尿道及尿道狭窄等患者,可同期行解除BOO和尿失禁治疗。如尿道松解,同期行尿道中段悬吊术。


来源:李旭东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文版权归李旭东医生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下一篇
【干货】前列腺手术围术期,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这样用
前列腺手术属于高出血风险手术,较其他手术的围术期出血风险更高,发生出血后止血难度更大。那么,前列腺手术围手术期的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该如何使用? 前列腺手术患者多为高龄,很多患者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围术期易发生凝血异常、严重出血等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因素: (1)患者本身因素,高龄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肝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2)解剖及手术因素; (3)血液循环丰富,前列腺微血管再生能力强; (4)膀胱过度充盈; (5)局部因素:感染、组织脱落; (6)冲洗液的吸收; (7)手术导致前列腺组织中的促凝血酶原激酶及尿激酶进入血液循环等。 因此,临床工作中对前列腺手术围术期的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管理,存在很多潜在的矛盾,要根据指南灵活应用。同时,因个体差异大,围手术期服用或停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参考目前的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指南。 前列腺手术围术期的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桥接管理 1.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患者在前列腺围术期是否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应针对患者个体化评估,应正确评价手术的紧急性、置入支架的类型、支架术后的时间、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包括糖尿病、射血分数减低、肾功能减退、凝血功能亢进;弥漫性病变、重叠支架、开口或分叉病变等)及手术出血的风险,寻求其间的平衡。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见表1。 表1:冠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 注:PC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CABG:冠脉旁路移植术;MI:急性心肌梗死;ACS:急性冠脉综合征。 对于冠脉血栓形成风险属于中高危的患者应延迟前列腺手术至支架术后12个月。如必须在12个月内手术,则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停用氯吡格雷,并根据情况术前给予低分子肝素桥接。 对冠脉血栓形成风险属于低危的患者,且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仅为一级心血管病预防的患者,术前5~7天停用即可。 2.其他有围术期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 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拟行前列腺手术的患者,应仔细权衡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 对中高危血栓栓塞风险患者,应暂时中断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并给予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治疗。 对低危血栓栓塞风险患者可以暂时中断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而不需要给予桥接抗凝治疗,见表2。 表2:围术期血栓栓塞风险危险分层 注:CHADS2评分:心衰、高血压、>75岁、糖尿病和中风或短暂脑卒中;VTE:静脉血栓栓塞症。 常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在前列腺手术围术期的桥接管理 1.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奥扎格雷等;抑制ADP介导血小板活化药: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对术中出血的增加无明显临床意义,但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术后的出血量。 2.常用抗凝药物 (1)口服抗凝血药 ①双香豆素类:常用药物为华法林,前列腺手术为高出血风险手术,术前建议停用华法林5日,停华法林36 h后桥接低分子肝素,并于术前12~24 h停用低分子肝素。鉴于停药后INR降低的情况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尤其是老年患者,建议在术前1天再次测定INR,建议INR≤1.5,可进行手术治疗。80%的患者在停用华法林5天后,INR会降至1.5以下,如急诊手术可给予维生素K1拮抗。INR异常时的处理措施,见表3。 表3:INR异常时的处理措施 ②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该型口服抗凝药物因半衰期短,不需要围术期桥接,只需于术前24~48 h停药。患者并发肾功能不全时,达比加群酯半衰期延长,所以停药时间要根据患者肾功能灵活掌握。术后24 h根据出血情况恢复用药。 ③Ⅹa因子抑制剂:该型口服抗凝药物也因半衰期短,不需要围术期桥接,只需于术前12~24 h停药,术后24 h根据出血情况恢复用药。 (2)注射用抗凝血药 ①普通肝素:给药同时需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且不良反应较多,带来诸多不便,目前较少用于围术期抗凝药物的桥接。 ②低分子肝素:是目前临床外科围术期进行抗凝桥接的主要用药。一般给药剂量为1 mg/kg,每12 h一次皮下注射,前列腺手术术前12 ~ 24 h停药,术后24 ~ 72 h根据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及出血风险酌情给予桥接,如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可给予半量。常见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特异性拮抗见表 表4:常见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特异性拮抗 本文引自《实用前列腺临床》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