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指南】泌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最新国内共识推荐(2019版)

来自  大家泌尿  2019-08-21

泌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泌尿外科操作与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预防相关感染对患者的治疗、生存质量及预后至关重要。


一、泌尿外科SSI的定义和分类


SSI指切口/伤口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尿路是一个腔隙,因尿路手术而出现的尿路感染也被认为是SSI。


泌尿外科SSI可分为轻症感染和重症感染:


(1)轻症感染:包括手术部位的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尿路的无症状菌尿和有症状的下尿路感染、附睾炎及菌血症。


(2)重症感染:包括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切口脓肿、肾盂肾炎,以及伴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的尿路感染、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败血症/脓毒症、脓毒性栓塞等。


二、术前SSI高危因素的评估和处理


术前应认真评估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危险因素和泌尿外科相关危险因素。


1.全身危险因素


全身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受损、吸烟、体质指数过高和糖尿病等。


2.泌尿外科相关危险因素


泌尿外科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术前长期住院、反复泌尿系感染、涉及肠道的手术、长期留置尿路引流管、存在尿路梗阻和泌尿系结石等。


泌尿外科相关危险因素使患者手术部位或尿路病原菌数量增加、携带多重耐药菌的概率增大以及尿路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导致患者SSI发生率升高。因此,除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全身危险因素外,涉及尿路的手术术前应注意这几个方面:①无症状菌尿的筛查和治疗;②有症状尿路感染的治疗。


三、术中SSI的预防


1.常见泌尿外科手术的分类


依据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将常见泌尿外科手术或操作分为4类。


(1)清洁手术或操作:无菌尿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肾上腺切除术、肾囊肿去顶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隐睾切除术等。


(2)清洁-污染手术或操作:术前控制良好且没有异常污染的尿路手术或操作,包括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根治性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等;会阴部的非感染性手术 ,以及涉及到阴道或应用口腔黏膜的泌尿外科手术等。


(3)污染手术或操作:既往有尿路感染史的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和所有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术前留置导尿管和尿培养阳性但经过控制的经尿道前列腺手术等,此类患者术前控制菌尿,可以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4)感染手术或操作:有明确的临床感染,多为引流性手术或操作,包括感染性结石手术、肾脏感染手术、脓肿引流以及严重污染的创伤手术等。


2.术中SSI的预防策略


(1)抗菌药物应用策略


术前尿培养阳性者,术中用药需要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并考虑药物的药代/药效学特点。


目前,美国疾控协会关于无症状菌尿的指南仅提及对于术前合并无症状菌尿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如术后不留置尿管则术后不需要应用抗菌药物;如术后需留置尿管,则推荐持续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直至尿管拔除。合并真菌感染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应持续抗真菌治疗,在所有内植入物(如支架)拔除后仍需抗真菌治疗7~14 d。


除上述两种有明确指南推荐的情况外,其他术前尿培养阳性患者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按照感染手术使用,术后不超过72 h。


术前没有病原学结果指导者,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清洁手术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推荐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术前开始应用,总疗程不超过24 h;污染手术仍推荐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术前开始应用,总疗程24 h内,必要时可延长至48 h。总结国内外研究和指南,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不同类型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可参见表1。


表1:常见泌尿外科手术或操作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方案


虽然,目前国内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高耐药,但这两类抗菌药物仍是泌尿外科预防SSI的首要选择。


(2)非抗菌药物应用策略


泌尿外科SSI的预防需要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抗菌药物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还包括手术室的设备和条件、患者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手术医生的无菌操作等。除上述各因素外,有两点需要强调:①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②泌尿外科医生的术中操作。


综上所述,泌尿外科SSI的预防是泌尿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术前菌尿的治疗、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以及正确的术中判断都是泌尿外科SSI预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要素。同时该领域在很多方面临床研究证据不足,甚至是空白,需要开展更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完善和规范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案,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泌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泌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9,40(6):401-404.

下一篇
【病例】儿童睾丸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PRMS)起源于未成熟横纹肌,其存在有向横纹肌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儿童睾丸PRMS临床罕见且预后不良。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对于诊断至关重要。 本篇报告1例初诊有转移征象的儿童睾丸PRMS。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13岁,身高163 cm,体重40 kg,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睾丸进行性肿大,偶发持续性疼痛伴坠胀感,无尿痛、尿血。 专科查体:左侧阴囊可触及约13 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触压痛不明显(图1)。   图1:患者术前肿大的左侧睾丸外观(对侧睾丸正常) 【辅助检查】 阴囊彩超 左侧阴囊未见明确睾丸及附睾回声,可见约13.4 cm×7.5 cm×5.5 cm实质不均匀混合性回声。 浅表局部彩超 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枚低回声淋巴结,内部结构清晰,考虑反应性增生可能,腹主动脉旁左肾动脉水平周围淋巴结肿大,约1.4 cm×0.9 cm部结构欠清晰,性质待定。 胸部CT 右肺下叶背段、前基底段及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可见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 全腹部+盆腔CT平扫 左侧腹股沟管增宽,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不均,盆腔积液,左侧阴囊内可见占位病变(图2)。   图2:盆腔CT平扫图像:左侧腹股沟区见一低密度影,对侧无异常;左侧睾丸肿大,其内密度不均 血清AFP,β-HCG及消化系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疗经过】 2018年10月12日,行经腹股沟睾丸肿瘤根治术。 术中所见睾丸与附睾分界不清,肿物累及部分精索,睾丸及附睾明显肿大(图3),患者术后左侧腹股沟及阴囊肿胀明显消失,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图3:患者术后切除的睾丸附睾部分精索 术后病理诊断: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标记结果支持为横纹肌肉瘤(多形性);免疫组化:vimentin(+),Myogenin(+),CD99(+),Ki-67(60%+)(图4)。   图4:患者术后组织病理镜图(HE,×400) 结合术后病理,考虑肿瘤侵袭性高,行PET-CT检查示:腹膜后腹主动脉左旁、左侧髂外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左侧髂骨转移。多形性横纹肌肉瘤侵袭转移能力强,恶性程度相当高。出院后患者未进行下一步治疗。2月后随访,患者饮食睡眠差,精神意识差,严重消瘦,间断发作呼吸困难,双脚不能站立,无法行走,进入恶病质状态。 【讨论】 横纹肌肉瘤(RMS)在男性更常见,男女比例为3:1,好发人群为平均年龄6岁的患者。本例患者13岁,为左侧阴囊内无痛性肿块,质地硬,肿瘤大小约13 cm×7 cm。RMS有许多亚型,它们都可能发生在睾丸,最常见的亚型是胚胎、肺泡、多形性和混合性肿瘤。而已知胚胎类型具有良好的预后,PRMS是最罕见的类型,主要发生在成人中,预后较差。 睾丸恶性肿瘤临床上多见于生殖细胞肿瘤,本例为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前者相关肿瘤标志物如血清AFP、β-HCG多为阳性,后者多为阴性。 PRMS的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结果,诊断基于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发现可识别的骨骼肌表型。睾丸PRMS的起源尚不清楚,可能与畸胎或睾丸原始生殖细胞的过度生长有关,还与外伤、隐睾、雌激素、基因突变有关。浅表局部彩超及腹部+盆腔CT可排除疾病转移的可能性,本例病例中,已发现疑似转移征象。 PRMS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复发及转移性强,多经血液和淋巴管转移,可转移至肺、骨、肝、淋巴结。 睾丸PRMS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或放疗。由于睾丸肉瘤临床少见,且缺乏大量相关文献支持及统一的专家共识,但普遍认为可先行经腹股沟睾丸肿瘤根治术,包括原发病灶和引流区域淋巴结组织以及精索高位结扎术。对于具有转移征象的肿瘤患者可术前行穿刺活检得出病理分型后再辅助放、化疗对于控制肿瘤的转移复发及手术的预后会有帮助。 本例患者术后虽未行放、化疗,但综合治疗对睾丸PRMS治疗及预后有帮助,可降低转移复发率,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睾丸根治性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手术治疗方式,术后可尝试使用VAC(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化疗方案。有文献显示睾丸旁横纹肌肉瘤的患者行VAC方案2个疗程,持续随访29个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放疗更常用来控制肿瘤的局部转移及复发。长期预后尚有待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随访。 来源:罗标,姜福全,刘鑫,等.儿童睾丸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报道(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24(7):595-596.
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