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干货】男性不育症治疗方法总结

来自  男科疾病诊疗理念李宏军2019观点  2019-10-18

男性不育症是多病因、多因素性疾病,对治疔的反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采用现代的治疗技术,几乎可以使所有严重男性不育症患者获得后代,其中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等常规办法可以使13~1/2的不育男性获得配偶的自然妊娠与生育能力;对于那些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解决生育。基本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充分关注常规办法


对于初次就诊者,尝试简单、经济、方便的家庭内治疗,如规避不利因素、放松心情等,在家里尝试自然怀孕。还可通过咨询发现不育的潜在原因,采用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可以使患者恢复自然生育能力。同时,教给患者基本的生育常识、指导性生活、把握女性排卵期进行性交等,均有助于受孕。自我调整对生育能力有明显不良影响的精神心理因素也可以作为医师的辅助治疗。


2.药物治疗


针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药物种类很多,均为经验性治疗,目的是通过提高精子能量、参与精子的代谢过程、提高精子或精液内某些酶的活性、改善精子生存环境,以提高精子数量并增强精子活力。常用药物如下:抗雎激素、雄激素、GnRH和FSH、芳香化酶抑制剂,以及其他药物溴隐亭、血管舒缓素、已酮可可碱(PF)、叶酸等。


氧化应激造成的精子膜损伤和DNA断裂,可诱发精子功能障碍和形态异常,并最终导致男性不育症,或导致子代异常。因此,降低氧化应激的抗氧化治疗成为精子对抗氧化损伤的重要保护形式,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的药物,如左卡尼汀、辅酶Q10谷胱甘肽、番茄红素、生育酚等,已广泛用于男性不育症的治疗。


临床上治疗选择药物的主要依据是精液质量分析结果,针对精子发生、成熟和获能的多个环节,选择3~4种药物联合应用。根据精子生成周期,多数学者将疗程确定为2~3个月果获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则可以继续治疗;反之则建议根据精液质量复査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合理治疔>6个月无效,需选择进一步的治疗措施,经验性治疗不应该超过6~12个月。


3.    手术治疗


手术冶疗目的是促进精子发生(精索静脉髙位结扎手术、隐睾症手术、垂体瘤手术等),排放(输精管吻合术、附睾一输精管吻合、射精管切开等)和直接获取精子(睾丸活检、睾丸或附睾穿刺),是患者获得自然生育的最后机会。


(1)精索静脉曲张手术


由于该病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十分复杂,疾病进展速度具有个体差异,是否需要治疗及如何治疗成为争论热点。


(2)睾丸活检术


近年来,由于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及精浆生化指标的测定,有助于判断睾丸功能状态和生殖道阻塞情况,尤其是显微受精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行睾丸活检的病例已寥寥无几。


(3)输精管吻合手术及输精管附睾吻合显微手术


传统的输精管吻合手术与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手术都广泛使用,是手术结扎输精管患者生殖道复通的首选方法,其中输精管显微外科吻手术复通率可高达90%,但复孕率随着结扎时间延长而降低。近年来,输精管附睾吻合显微手术逐渐开展,但尚未普及,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4)射精管梗阻的诊治


尽管射精管梗阻是罕见的,发生率为5/370,但却可以通过经尿道切除射精管手术治疗。随着经直肠超声及MRI的广泛应用,与不育相关的射精管异常更容易被发现和诊断。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对部分性和功能性的射精管梗阻诊断。


(5)直接获取精子


对于睾丸发育不良的患者,在排除那些不可治疗的遗传异常因素之后,采用显微取精联合稀少精子冷冻技术,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越来越成熟,在临床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广泛使用,显著扩大了ART的有效治疗范围,解决了一部分类似情况患者的生育问题。


4.辅助生殖技术成为最后保障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是指通过对卵细胞、精子、受精卵、胚胎的操作处理,最终达到治疗不育的系列技术,也称为医学助孕技术。它们或是创建便于精子与卵子会合的捷径,或是建立有利于精卵结合的优越环境。


(1)精子体外处理技术


精子体外处理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相对严格的最佳适应证。常规技术包括精子筛选技术(稀释与洗涤、精子泳动、密度梯度离心)和精子代谢的体外生化刺激(咖啡因、茶碱、已酮可可碱、激肽释放酶和脱氧腺苷)。精子体外处理可配合辅助生殖技术筛选精子,还可直接用于人工授精。


(2)人工授精


治疗性的人工授精,也称为供精人工授精(AID)是最古老的男性不育症治疗措施。随着ART和体外受精技术的广泛开展,使得AID的需求量显著下降,但AID仍然是治疗某些男性不育症的适当方法,尤其是对于那些经过多周期IVF/ICSI失败,或睾丸操作也难以获得精子的患者。同时,宫腔内人工授精在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ICSI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尽管男性原因不育的夫妻IVF受精率(49%)较女性原因的低(76%),但胚胎移植开始后,受孕率却相似。青年IVF患者发生较高比例的反复着床失败与男性不育症、ICSI低受精率及优质胚胎较少有关


采用ICSⅠ治疗不育症仍然存在许多潜在问题,如从遗传学、方法学、生长发育和临床角度来说,还存在优良精子的选择、注射技术的改进、ICSI对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及ICSI生育后代的健康问题等。


本文引自《男科疾病诊疗理念 李宏军 2019观点》
 

下一篇
【病例】儿童肾包虫病误诊肾囊肿1例
本例患者所患疾病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也无囊壁钙化、子囊、囊膜剥离等情况,B超、CT、IVP均很难与单纯性肾囊肿相鉴别,一探究竟。 【病例报告】 患儿男,5岁,因体检B超发现“左肾囊肿”3月入院。 体检:生长发育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双肾区无叩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腰酸腰痛恶心呕吐等。 既往体健,无手术外伤史、无传染病史、无家族寄生虫病史。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均正常。 【影像学检查】 B超 显示左肾实质中上份探及一包块,大小约5.4 cm×5.0 cm×4.2 cm,椭圆形,边界清,内部呈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左肾囊肿可能(图1)。 图1 静脉肾盂造影(IVP) 示右肾盂肾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边缘光滑;左侧肾盂肾盏受压向下向外移位(图2)。 图2 腹部CT平扫+增强 左肾上极见一囊性病变,大小约5.7 cm×4.8 cm×4.5 cm;壁薄边界清,增强无强化,相邻左肾实质密度、强化正常,左肾受推下移,肝脏、胆囊、胰腺、右肾平扫及增强未见异常,考虑左肾上极囊肿(图3)。 图3 【诊疗经过】 患儿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考虑为左肾囊肿。无绝对手术禁忌证,做好术前准备后麻醉下行左肾囊肿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上极一大小约5.5 cm×5.0 cm×4.2 cm囊性肿物,发现肾脏与囊之间存在可分离间隙,沿此间隙小心分离完整剥除囊肿,切开发现内为均质白色囊性肿物。 术后病检:部分囊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部分为粉染平行的角质层,局部见细粒棘球蚴幼虫头节。 术后诊断:左肾包虫病(棘球蚴病)(图4)。 术后行双肺CT平扫,未见异常。 图4 【讨论】 关于肾包虫病 包虫病是牧区常见的流行性寄生虫病,肾包虫囊肿临床少见,本例肾包虫病患者术前误诊为左肾囊肿,术后病理检查示肾包虫病。 1.流行病学特征 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人畜共患,是全球牧区常见的流行性寄生虫病,多发生于与牛、羊、狗等牲畜有密切接触史者。感染者全身多个脏器均可发病,其中以肺肝多见,肾包虫病少见,约占全部包虫病的2%。肾包虫囊肿是细粒棘球蚴侵入肾脏所致,常起自肾皮质,呈膨胀性生长。 2.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常因体检发现,后期因囊肿增大压迫周围脏器或组织可出现腰酸腰痛等不适。偶有囊肿侵入肾盏,白色粉皮样囊壁及子囊随尿液排出,可引起肾绞痛或血尿、脓尿等尿液改变。 3.诊断 本病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B超、CT、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目前没有一种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能确诊肾包虫病,传统的Casoni实验因特异性差及过敏反应较多已被淘汰。血清IHA、ELISA检测人体抗棘球蚴IgG抗体有助于诊断。 B超是诊断肾包虫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典型的肾包虫病B超表现为:双壁征、囊内子囊征。 CT检查比B超更准确,典型的肾包虫病表现为:囊壁钙化、子囊及囊膜剥离。 典型的肾包虫病IVP可表现为“手握球征”“落雨征”等。 但单纯肾包虫囊肿可因其无囊壁钙化、子囊、囊膜剥离等情况,B超、CT、IVP均很难与单纯性肾囊肿相鉴别,需结合流行病学、血清学检查等加以鉴别,本例即属于此种情况。因患儿无动物亲密接触史,家族无寄生虫病史,术前误诊为左肾囊肿。 4.治疗 治疗肾包虫病的目的为解除包虫对肾组织的破坏,抑制包虫产生过敏反应及种植播散。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原则为摘除包虫内囊,防止囊液外溢,消灭外囊残腔,防止术后复发。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术前预防播散、术后预防复发以及不适宜手术摘除的弥漫性生长的多房性包虫病,常用药物用丙硫咪唑、甲苯咪唑等。 本例患儿因术中发现囊肿与肾脏之前存在腔隙,沿腔隙完整剥离囊肿,未造成囊液外溢扩散,术后以丙硫咪唑治疗3个月,随访至21个月无复发。 来源:夭志刚,周念,严兵.儿童肾包虫病误诊肾囊肿1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24(9):776-777.
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