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病例】 前列腺术后,尿频尿急病因探讨

来自  大家泌尿  2020-04-17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0岁,因“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频尿急1年”于2016年4月入院。


1年前曾于外院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病检结果不详,术后长期感尿频、尿急,并逐渐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


入院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5.020 ng/ml。


B超检查示:前列腺增生并多发钙化斑声像,前列腺大小约4.3 cm×4.9 cm×4.2 cm。


诊疗经过


患者于16天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前列腺增生症,伴肾源性腺瘤。免疫组化结果:P63(+),PSA(+),504S(-),PSMA(灶+),CK5/6(+),CK高(+),特殊染色结果:六胺银染色(+)(图1)。


图1:A HE染色,光镜下可见前列腺内肾源性腺瘤成分;


B HE染色,光镜下见前列腺增生。


患者术后再次逐渐出现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的症状,并于31个月后再次返院治疗,入院查PSA 6.533 ng/ml,磁共振成像(MRD)显示:前列腺增生,大小约4.6 cm×5.6 cm×4.5 cm,中央腺体多发增生结节,PI-RADS评分为3分。


患者于11天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病检结果:前列腺增生症。免疫组化结果:P504S(一),CK5/6(+),特殊染色结果:六胺银染色(十)。


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至今未复发及无明显不适。


讨论


肾源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最常发生于膀胱,而发生于前列腺的肾源性腺瘤则更加罕见,国内外均极少报道。


肾源性腺瘤可发生于泌尿道的各个部位,其中最常见于膀胱(80%)和尿道(15%),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排尿困难和尿频。肾源性腺瘤缺乏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和有丝分裂,具有典型的混合结构模式,通常包括乳头状结构、小管和实巢、鞋钉细胞以及水肿和炎症间质。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学表现、浸润性生长方式和偶见的细胞异型性,当它发生于前列腺时易被误诊为前列腺腺癌,因此,肾源性腺瘤也被认为是一种显著的前列腺癌形态学模拟物。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前列腺特异性雄激素调控同源盒基因NKX3.1可能是鉴别肾源性腺瘤及前列腺癌新的有效标志物。


本例患者前列腺增生并伴有PSA明显升高,表现出可疑前列腺癌,但难以鉴别,通过电切术后的病理学检査确诊为肾源性腺瘤。前列腺肾源性腺瘤被认为是良性病变,宜采用经尿道电切术,但术后仍有复发及恶变的可能,既往有多次复发的膀胱肾源性腺瘤进展为透明细胞腺癌的报道,本例患者在经尿道电切术后2年复发并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病检结果未再发现肾源性腺瘤,但治疗效果及病情演变仍需继续密切随访观察。


总之,前列腺肾源性腺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检查难以鉴别前列腺癌,有望通过发现更加精确的生物标志物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上应在发现后尽早手术切除,并严密随访。


来源:王自勇,栾婷,王海峰,等.前列腺增生伴肾源性腺瘤1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0,25(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