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并发症与防治

来自  大家泌尿  2022-02-08

术后围术期出血

 

患者术后便秘或者用力咳嗽,久坐或者活动量过大、膀胱受到尿管刺激诱发膀胱痉挛、术中止血形成的焦痂脱落等均有可能导致术后前列腺窝腔出血。

 

处理:若患者出血量不多,可建议患者减少活动,卧床为主。如有下腹部不适,考虑膀胱痉挛时可加用M受体阻滞药。如导尿管引流不畅。可疑膀胱内存在血块时,及早应用大灌注注射器进行低压手法冲洗膀胱。清除膀胱内的凝血块,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大面积创面渗血较严重时可增加气囊中的注水量至40ml或50ml,适当牵拉导尿管压迫止血。适当给予止血药物。若患者导尿管引流呈持续搏动性出血,考虑有小动脉开放,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及时进行膀胱内血块清除和创面再次止血的急诊手术治疗。

 

 

膀胱及输尿管口损伤

 

在经尿道前列腺组织剜除术中。剜除过程中很少出现误伤膀胱的现象,但应用Elick灌洗器冲出前列腺组织碎片时。有时会出现膀胱内压力过高。冲洗力度过大致使膀胱破裂的现象。对于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尤其是腺体组织凸向膀胱较多的病例。容易将输尿管间嵴误认为膀胱颈部。而误伤膀胱颈部及输尿管口。在剜除手术组织粉碎的过程中、易出现误吸膀胱壁。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处理:应用Elick灌洗器冲洗时,灌注膀胱内压力不要过高。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切忌暴力挤压Elick 灌洗器:剜除手术组织进行粉碎过程中,可采取正反吸引相结合的办法避免膀胱损伤。

 

腺体残留或包膜穿孔

 

因腺体巨大、腺瘤多发或伴随前列腺炎症时,行剜除手术易致外科包膜穿孔或腺体残留。

 

处理:准确找到前列腺外科包膜,沿包膜层面逐步进行推剥剜除结合精确切割,尽可能避免剜除不彻底的腺体残留或过度剜除的包膜穿孔。

 

睾丸附睾炎 

 

前列腺增生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尿道内细菌可通过射精管逆行感染。致使附睾感染炎症。

 

处理:出现急性附睾炎后。患者常伴有局部睾丸肿胀、疼痛及高热等体征。针对此种并发症,可给予抗生素和局部理疗处理,一般病情会逐步改善,条件允许时尽早拔除导尿管。

 

膀胱痉挛  

 

出现膀胱痉挛的原因可能有:①导尿管滑动或水囊对膀胱颈及三角区刺激,进而引发膀胱收缩致使出现膀胱痉挛;②膀胱冲洗液温度过低容易对膀胱的平滑肌形成较强的刺激,继而出现膀胱痉挛;③手术后导尿管被血块堵塞,致使膀胱痉挛,若诱发出血后多次堵塞管腔,可再次出现膀胱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处理:①术后给予适当的镇痛处理,减少导尿管刺激的不适症状;②可适当于尿道口处固定导尿管,避免导尿管滑动刺激;③可适当调整水囊的大小;④给予适当温度的冲洗液,建议温度稍大于室温,低于体温;⑤膀胱痉挛严重者,及时给予M受体阻滞药干预。

 

尿失禁

 

术中操作不够精细,反复伤及尿道膜部括约肌使其功能受损。易出现尿失禁。

 

处理:要预防尿失禁的发生,应注意术中操作,若患者前列腺凸向尿道,尖部紧靠尿道外括约肌,手术时要以精阜的近端作为界限实施小幅度精确切割,对前列腺的尖部进行细致修整,避免粗暴过度切除或剜除。对于已经出现尿失禁者,若考虑为压力性尿失禁,需按照实际情况指导其行提肛训练,必要时给予药物或盆底肌康复治疗。若诊断为真性尿失禁。据情况行男性吊带手术或合适大小的人工尿道括约肌置入。

 

尿道狭窄 

 

在手术操作中,液状石蜡偏少,用力过猛或反复操作,都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瘢痕形成。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引起尿道感染,炎症反应,亦可导致尿道狭窄。前列腺尖部或膀胱颈口处切割热损伤常可导致尿道狭窄。

 

处理:提高经尿道前列腺手术操作的技巧和质量,加强无菌操作,合理使用导尿管,尽可能减少术中热损伤,可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如出现尿道狭窄,可行尿道造影或尿道镜检查,明确狭窄部位及长度,采取尿道扩张、内腔镜手术、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或尿道成形等适当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