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形肾结石的定义为位于肾盂内、其分支进入肾盏的结石称为鹿角形肾结石。一般来说,分支占据各个肾盏的结石(或80%以上肾盂肾盏容积)称为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其余的称为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
鹿角形肾结石如未经有效的治疗,前期多不合并肾脏积水,但后期梗阻以及感染情况可继发肾功能损害,最终极有可能导致患肾功能的丧失。因此,鹿角形肾结石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多的清除结石、抑制结石的复发、控制尿路感染,以及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肾脏的功能。
鹿角形肾结石的常用治疗方式有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ESWL联合治疗CNL与IRS联合治疗、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肾切开取石术等方法。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并且充分考虑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影响因素。
01新确诊的鹿角形肾结石均应该积极手术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因为反复出现疼痛、尿路感染甚至尿脓毒症等症状,最终导致肾脏功能的损害。
02鹿角形肾结石的治疗已经由传统的开放性逐渐向现代腔内泌尿外科技术为主的方向发展,开放性手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比例不断地减少。对于大多数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来说,开放性手术不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目前,PCNL是大部分鹿角形肾结石首选的治疗方法。
03应该详细地向患者介绍各种治疗方式的益处和风险,根据不同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04治疗后的鹿角形结石应进行结石成分分析,积极寻找结石的成因,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结石的复发率。
05鹿角形肾结石常合并感染因素,在治疗中要警惕尿脓毒症的风险,采用适当措施进行预防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