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干货 │CIC一般注意事项

来自  大家泌尿  2022-02-21

01 常规根据残余尿量进行定时导尿,切忌待患者尿急、尿失禁发生时才进行CIC。

 

 

02 如在导尿过程中遇到障碍,应先暂停5~10秒,进行深呼吸,并把导尿管拔出3cm,然后再缓慢插入。

 

 

03 在拔出导尿管时若遇到阻力,可能是尿道痉挛所致,应等待5~10分钟再拔管。

 

 

04 阴道填塞会影响导尿管的插入,因此,女性在导尿前应将阴道填塞物除去。女性导尿时若不慎将尿管插入阴道,应更换新的导尿管操作。

 

 

05 插尿管时宜动作轻柔,特别是男性患者,注意当尿管通过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前下方、下方的弯曲部和尿道内口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切忌用力过快过猛致尿道黏膜损伤。

 

 

06 为降低感染的风险,可提倡无接触式导尿法,与传统间歇导尿操作不同的是再次洗手后直接用手拿起导尿管包装袋,倾倒袋中灭菌水后,撕开尿管末端包装袋,露出导尿管10cm,手持包装袋将导尿管从尿道口插入,女性患者插入导尿管4~6cm可见尿液流出;男性患者分3次撕开外包装袋,每次约10cm。插尿管全过程手只接触尿管包装袋,不直接接触尿管。还可利用导尿管自身的防护套,达到不接触导尿管的目的。

 

 

07 导尿成功后,保持尿管位置,直到尿液完全排出。不应立即拔除尿管,应排空膀胱,没有残余尿存在。

 

 

08 常规根据残余尿量及饮水量选择合适的导尿次数及时机。导尿时间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一般为每日4~6次,对于存在完全尿潴留不能进行自主排尿的患者,应该每日导尿5~6次,2次导尿之间的自动排尿能够>100mL、膀胱残余尿量<300mL的患者,可以间隔6h进行一次导尿;2次导尿之间的自动排尿量能够>200 mL、膀胱残余尿量<200 mL的患者,可以每隔8h进行一次导尿;对于膀胱残余尿量<80mL 或膀胱容量<20mL的患者,可以暂停导尿。

 

 

09 推荐使用便携式膀胱容量测定仪测定膀胱容量,达到按需精准导尿。尤其对于合并逼尿肌过度活动、充盈性尿失禁、低压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者,通过无创超声技术,可精确测量膀胱充盈状态及膀胱容量,使患者在尿量达到安全膀胱容量前进行CIC。

 

 

10 建议CIC期间遵医嘱定时随访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使患者在尿失禁发生之前、达到相对安全膀胱容量之前及引起膀胱输尿管反流之前排空膀胱,以减少无效导尿次数、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达到低压储尿目的,防止膀胱高压、输尿管反流对肾脏的损伤,同时也减轻患者痛苦和照顾者导尿负担。

 

本文引自《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文建国2021观点

下一篇
睾丸鞘膜积液病例精解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27岁。主因“左侧阴囊肿大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阴囊肿块,肿块缓慢增大,昼夜无明显变化,无疼痛,亦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不适。近1个月来肿块逐渐增大,伴下坠感,影响活动,来院就诊,门诊以“左侧阴囊肿块”收住入科。患者入院以来精神食欲可,无明显消瘦,大、小便正常,夜间睡眠好。   [既往史]1岁时曾行“左腹股沟疝修补术”。   [个人及家族史]无吸烟、嗜酒史,无其他特殊疾病病史。未婚未育,无家族遗传病史。   [专科检查]左侧阴囊明显增大,呈梨形,表面光滑,约5cm x 6cm 大小,睾丸附睾触摸不清,透光试验(+),平卧位用手按压肿块大小无变化。右侧睾丸及附睾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阴囊彩超检查示左侧睾丸鞘膜积液,约4.7cm x 5.5cm大小。血常规、凝血试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均正常,胸片及心电图正常。   [入院诊断]左侧睾丸鞘膜积液,左腹股沟疝修补术后。   [治疗经过]腰麻下行左侧睾丸鞘膜翻转术。   病例分析   睾丸鞘膜积液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不明,病程缓慢,常为鞘膜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创伤和炎症有关。继发者则有原发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疝修补、阴囊手术后或继发高热、心力衰竭等全身症状时,表现为急性鞘膜积液。慢性鞘膜积液见于睾丸附睾炎症、结核、梅毒及肿瘤等。在热带地区和我国南方,通常有患者因丝虫病或血吸虫病引起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与淋巴系统发育迟缓有关,当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完善后,积液可自行吸收。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腹股沟疝:阴囊内或腹股沟可触及肿块。除非发生绞窄,一般疝内容物可还纳,立位时出现,平卧位消失,外环口增大,咳嗽时有冲击感,叩诊鼓音,可听到肠鸣音,透光试验阴性。鞘膜积液立卧位时大小无改变,透光试验阳性。   (2)交通性鞘膜积液:当鞘状突未闭,腹腔和鞘膜腔相通,腹腔内液可流至鞘膜腔,鞘膜腔液也可以流回腹腔,因此鞘膜体积与体位有明显关系,患者表现为站立位时阴囊增大,平卧位时缩小。   (3)精索鞘膜积液:位于睾丸上方或腹股沟内,体积小,可为多囊性,张力大,沿精索生长,囊肿可随精索移动,其下方可触及睾丸和附睾。   (4)精液囊肿:常位于睾丸上方,附睾头部,多呈圆形,体积较小,一般在2cm左右,可清楚摸到睾丸,诊断性穿刺可抽出乳白色液体,内含死精子。   (5)睾丸肿瘤:呈实性肿块,有沉重感,透光试验阴性,质地坚硬无弹性,一般呈持续性增长。B超或CT检查有助于鉴别。   (6)睾丸梅毒:患者常有冶游史,睾丸肿大并有结节,质地硬而无感觉,触诊有捏面团的感觉,血康华反应阳性。   病例点评   本病诊断不困难,一侧阴囊内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触之光滑、囊性,透光试验阳性即可诊断。睾丸鞘膜积液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随访观察适用于病程缓慢、积液少、张力小、长期不增大,并且无明显症状者。婴幼儿鞘膜积液往往可自行吸收,也不需要治疗。鞘膜翻转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手术简单,效果好。
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