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关键问题及推荐意见

来自  大家泌尿  2022-03-09

01

前列腺癌病理分型和病理分级

A 前列腺癌病理类型包括腺泡腺癌、导管内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B 前列腺腺癌的病理分级推荐使用 Gleason 评分系统

C 推荐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 版 TNM 分期系统,将前列腺癌预后分组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02

前列腺癌筛查的危害

推荐意见:与未筛查相比,个体或群体在参与前列腺癌筛查过程中,产生的潜在负面效应主要有 4个方面:筛查假阳性、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相关心理影响

 

03

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定义

推荐意见:预期寿命 10 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男性,在充分知晓筛查获益和危害后,可结合专科医师建议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1)年龄≥60岁

(2)年龄≥45 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

(3)携带 BRCA2 基因突变且年龄≥40岁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4

一般风险人群定义

推荐意见:上述高风险人群(见问题3)以外的所有男性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5

前列腺癌筛查频率

推荐意见:已接受筛查且预期寿命 10 年以上的男性,推荐每 2 年检测 1 次血清 PSA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6

前列腺癌筛查停止时间

推荐意见:

(1)推荐 PSA检测水平<1.0 ng/ml的 60岁及以上男性停止筛查

(2)推荐年龄≥75岁的男性结合个人健康状况选择是否停止筛查

(3)推荐预期寿命<10年者停止筛查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7

前列腺癌筛查应采取何种技术手段

推荐意见:

(1)推荐首选 PSA 作为前列腺癌筛查手段,PSA 的临界值为 4.0 ng/ml

(2)不推荐单独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 超声或磁共振成像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3)不推荐单独使用直肠指检(DRE) 进行前列腺癌筛查,推荐 DRE 在 PSA 初检阳性时作为辅助检查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8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不推荐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体(p2PSA)、p2PSA 百分比、前列腺健康指数(PHI)作为前列腺癌筛查的常规手段。

(强推荐,证据分级:极低)

 

09

前列腺癌筛查结果管理

推荐意见:

(1)两次血清 PSA>4.0 ng/ml,排除影响 PSA 检测水平其他因素干扰后,推荐由泌尿专科医师引导进一步临床检查和干预 

(2)血清 PSA≤4.0 ng/ml 时,建议定期(每 2 年)监测 1 次

 

 

参考文献:赫捷、陈万青等.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关键问题及推荐意见 [J].中国肿瘤, 2022, 31(1): 1- 30.

 

 

下一篇
尿道憩室病例精解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46岁,已婚。主因“尿频、尿急、尿末滴沥、性交疼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伴性交疼痛,近3个月症状明显加重,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失败,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食欲正常,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腰椎及盆腔手术史,无外伤史。   [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 123/61 mmHg,身高150cm,体重55kg。   [专科检查]双侧腰部曲线对称,未见局限性隆起;双肾区未触及肿块,双肾叩击痛(-);双侧各输尿管点无压痛;膀胱可见局限性隆起,叩诊浊音,压痛(-)。外生殖器:尿道外口位置正常,尿道与阴道之间可见约2cmx1.5cm 大小囊性肿块,棉棒挤压尿道外口可见脓性分泌物排出。   [辅助检查]阴道超声示阴道前方可见一约1.8cmx2.0cm大小液性区域,膀胱内未见肿瘤、憩室及结石形成。   [入院诊断]尿道憩室。   [治疗经过]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在腰麻下行尿道憩室切除术。腰麻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留置尿管放空膀胱。取5mL理盐水肾上腺素混合溶液注入阴道前壁,形成一水垫。沿水垫将阴道前壁与尿道分开、在阴道前壁做“U”形切口,在切口两侧的阴道黏膜下进行钝性分离,动作轻缓。按步骤逐层分离阴道前壁,直至可见憩室囊壁,继续沿憩室周围分离组织,避免损伤憩室囊壁,分离后完整切除憩室。用4-0可吸收缝线从基底部逐步关闭创面、缝合阴道皮瓣。术后标本送病理检验。碘伏纱布置入阴道压迫伤口,并于术后1天拿出,予以阴道清洁擦洗,术后1周后拔除尿管。   病例分析   尿道憩室多数是由于尿道旁腺体的慢性堵塞或反复炎症引起的,腺体破溃开口进入尿道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部分罕见的先天性尿道憩室则会在患者年轻的时候表现出来,研究认为是由于胚胎发育时中肾管的残余引起。本例患者较年轻(46岁),憩室位于尿道外口,体积较大,表现为排尿后淋漓不尽感、排尿困难和性交困难的典型三联征。然而有研究发现仅20%的患者出现这种典型症状,更多的患者表现为各种复杂的下尿路症状合并尿道、阴道的不适感。尿道憩室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行尿道憩室切除术。   病例点评   女性尿道憩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但临床易被忽视的疾病。尿道憩室是一种位于尿道周围与尿道相通的囊性腔隙病变,多发生于30~50岁的女性,发病率为0.02%~6.00%。由于其发病隐匿,易被患者忽视,多数患者因合并出现各种复杂下尿路症状才前来就诊,部分社区医院甚至将该病患者以尿路感染进行长时间的治疗,最终发现症状难以控制或极易反复。盆腔MRI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而盆底超声可以作为该病极优的辅助诊断手段。经阴道尿道憩室切除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部分复杂的尿道憩室,手术难度大,术后甚至会出现尿道阴道瘘等严重的并发症,需要临床医师对该病有较强的认识,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目前对于该病的确诊依赖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可尽早行经阴道尿道憩室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减少恶变的可能性。   来源:《泌尿外科病例精解》。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