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列腺癌病理分型和病理分级
A 前列腺癌病理类型包括腺泡腺癌、导管内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B 前列腺腺癌的病理分级推荐使用 Gleason 评分系统
C 推荐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 版 TNM 分期系统,将前列腺癌预后分组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02
前列腺癌筛查的危害
推荐意见:与未筛查相比,个体或群体在参与前列腺癌筛查过程中,产生的潜在负面效应主要有 4个方面:筛查假阳性、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相关心理影响
03
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定义
推荐意见:预期寿命 10 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男性,在充分知晓筛查获益和危害后,可结合专科医师建议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1)年龄≥60岁
(2)年龄≥45 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
(3)携带 BRCA2 基因突变且年龄≥40岁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4
一般风险人群定义
推荐意见:上述高风险人群(见问题3)以外的所有男性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5
前列腺癌筛查频率
推荐意见:已接受筛查且预期寿命 10 年以上的男性,推荐每 2 年检测 1 次血清 PSA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6
前列腺癌筛查停止时间
推荐意见:
(1)推荐 PSA检测水平<1.0 ng/ml的 60岁及以上男性停止筛查
(2)推荐年龄≥75岁的男性结合个人健康状况选择是否停止筛查
(3)推荐预期寿命<10年者停止筛查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7
前列腺癌筛查应采取何种技术手段
推荐意见:
(1)推荐首选 PSA 作为前列腺癌筛查手段,PSA 的临界值为 4.0 ng/ml
(2)不推荐单独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 超声或磁共振成像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3)不推荐单独使用直肠指检(DRE) 进行前列腺癌筛查,推荐 DRE 在 PSA 初检阳性时作为辅助检查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08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不推荐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体(p2PSA)、p2PSA 百分比、前列腺健康指数(PHI)作为前列腺癌筛查的常规手段。
(强推荐,证据分级:极低)
09
前列腺癌筛查结果管理
推荐意见:
(1)两次血清 PSA>4.0 ng/ml,排除影响 PSA 检测水平其他因素干扰后,推荐由泌尿专科医师引导进一步临床检查和干预
(2)血清 PSA≤4.0 ng/ml 时,建议定期(每 2 年)监测 1 次
参考文献:赫捷、陈万青等.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关键问题及推荐意见 [J].中国肿瘤, 2022, 31(1): 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