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由晶体物质堆积于肾脏所致。外科手术是治疗此病的常用方式,临床工作者往往依据结石所在位置、大小、积水严重性和梗阻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通常会采用输尿管镜碎石、后腹腔镜肾切开取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来清除结石,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经皮肾镜取石术是直径超过2cm肾盂结石的首选术式,但肾盂解剖结构复杂,具体手术方式尚未形成明确定论。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为对比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P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肾外型肾盂结石治疗中的作用,对60例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予以研究,按照随机图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0例。前者行PCNL,后者用RPL,进行患者治疗情况、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比较。结果发现与PCNL相比,RPL可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医疗费用,并且可以在防范并发症的同时进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肾盂结石是上尿路结石中的主要类型,可导致程度不同的肾脏积水,对患者肾脏功能有着严重损伤,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外科手术方式可有效清除结石,控制原有疾病进一步发展。虽然PNCL是治疗直径在2cm以上结石的首选方式,但肾盂解剖形态分为肾外、肾内和混合型三类,该术式是否可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肾盂结石尚未形成明确定论。此外,PCNL的实施,需搭建经皮肾通道,可对患者肾动脉分支造成损伤,增加肾实质出血风险,若患者伴随泌尿系统感染,未及时控制感染便行手术治疗,不但未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结石,还会增加出血 、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RPL以后腹膜为入路处,治疗肾外型肾盂结石时,既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肾盂内压所致感染风险,也可克服开放式手术所致手术创伤明显、疼痛感剧烈、术后恢复慢等弊端,为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所接受。RPL对血管相对不丰富的肾盂壁和输尿管周围组织进行游离,可减少对血管组织的损伤,由此减少手术操作所致出血情况。此外,RPL术中仅需消耗双J管和斑马导丝,而PCNL的实施,需准备经皮肾穿刺套件,术中出血量明显者需予以介入疗法,处理难度大,对患者经济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对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来讲,应优先选择 RPL。PCNL术后出现感染的风险比较大,若不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不但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甚至会因操作不当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与PCNL相比,RPL 术后出现发热的风险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相比于PCNL,RPL治疗肾外型肾结石效果更好,还可对并发症起到明显的防范作用,能在此基础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强.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江西医药,2021,56(10):1680-1682.
[2] 王维,张世清,潘中义. 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的治疗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