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儿童隐匿性阴茎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下)

来自  大家泌尿  2022-06-08

隐匿性阴茎手术方式不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略有差异,但并发症的种类是基本相同的。隐匿性阴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1%之间,并发症主要为伤口渗血及皮下血肿、皮瓣坏死、包皮内外板严重水肿、痛性勃起、尿瘘、感染、切口瘢痕的形成及阴茎回缩和复发。

 

出血和血肿

术后出血和血肿是隐匿性阴茎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阴茎包扎敷料松脱等原因引起,多发生在术后 24 h 内。处理上可根据出血情况不同分别予以加压包扎、清除血肿、必要时放置引流。

 

皮肤水肿

包皮内外板水肿,多为淋巴回流障碍所致,数周或数月后可逐渐消退,术后确切加压包扎可减少包皮水肿。术中过多地保留包皮系带易致包皮系带水肿。包皮内板或转移皮瓣保留组织过多易致裙摆样外观或阴茎腹侧皮肤及皮下组织赘生。严重包皮系带水肿或皮肤及皮下组织赘生需二次手术整形。

 

皮瓣坏死

皮瓣蒂的残余量较少、转移皮瓣血供不足及切除过多阴茎皮肤皮下组织易致血供障碍及切口感染,出现皮瓣或阴茎皮肤局部坏死。轻度皮瓣坏死建议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更换敷料,必要时清创缝合,使缺损部分慢慢自行愈合;重度皮瓣坏死建议积极抗感染治疗,定期清创并更换敷料,择机切痂并皮瓣移植修复。

 

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多因术后出血较多、术后换药不及时及术前包皮感染未控制致伤口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流脓、脓肿、切口裂开、阴茎皮肤坏死,严重时出现畏寒发热、败血症等症状。应及时换药、引流及加强抗感染治疗。

 

阴茎头缺血坏死 

隐匿性阴茎术后出现的阴茎头缺血、坏死主要见于术后包扎过紧或术中损伤供应阴茎头的血管。临床表现为阴茎头颜色加深发黑,后出现阴茎头肿胀疼痛,严重的出现阴茎头感觉消失甚至阴茎头完全坏死。包扎过紧需及时解除压迫,阴茎头血运可恢复。术中仔细操作可避免损伤阴茎头血供。

 

瘢痕形成 

术中严重损伤阴茎皮肤软组织会使其丧失自主修复的能力,纤维组织代替修复形成瘢痕,严重的可致阴茎弯曲。少数患儿阴茎阴囊角出现严重的瘢痕形成导致阴茎弯曲,需要二次手术矫正阴茎弯曲。

 

阴茎回缩和复发 

术后阴茎回缩和复发可能与肥胖以及阴茎根部的皮肤真皮层与阴茎海绵体根部两侧固定不确切有关,阴茎再次部分陷入耻骨前阴阜脂肪垫中,甚至阴茎回缩和复发的形态较术前更为严重。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再次手术固定阴茎根部。

 

痛性勃起

术中阴茎根部固定方式不当,术后阴茎勃起时出现剧烈疼痛,多见于大龄儿童,严重者无法入睡。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再次手术重新阴茎固定。

 

尿道瘘 

尿道瘘是术中损伤到尿道所致,较罕见,国内鲜有报道。极少数隐匿性阴茎合并有膜性尿道,术前注意鉴别诊断,预防术中采用不当的手术方式导致术后尿瘘。再次手术应根据尿瘘部位、大小决定尿瘘修补方式。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儿童隐匿性阴茎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1, 27(10): 941- 947.

下一篇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UVP )术后并发症有拔管后不能排尿、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尿失禁、尿道狭窄、膀胱颈部缩窄和性功能障碍等。     (1)拔导尿管后不能排尿:   原因有:①精阜两侧有前列腺组织残留;②前列腺窝内高低不平,有较多垂片;③尿道炎症、肿胀;④逼尿肌收缩无力。可再留置导尿管1~2天,多数患者能自行排尿。不能排尿的少数患者可做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检查。   (2)尿路感染:   TUVP术后尿路感染的原因有:①术前长期留置导尿管;②前列腺窝内汽化凝固组织的坏死;③术后留置导尿管;④全身情况差及合并糖尿病等。尿路感染易造成继发出血、尿道狭窄和急性附睾炎。   防治措施有:①术后应尽早拔除导尿管;②术前严格控制尿路感染;③术后应口服抗生素1个月;④必要时复查中段尿培养。   (3)术后继发性出血:   指拔除导尿管后或出院后发生严重血尿,患者可排出血凝块或因血块堵塞发生尿潴留,时间多在术后1周到2个月内。继发性出血的原因有:①前列腺窝的感染;②搬重物、便秘或腹压增高时,前列腺坏死组织脱落;③凝血功能障碍;④膀胱内其他病变,如膀胱肿瘤、腺性膀胱炎和膀胱血管性病变(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防治的措施有:①口服广谱抗生素应达1个月以上;②术后1个月内避免腹压增高的动作,保持大便通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应积极治疗纠正;④发生严重血尿者应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用注射器抽吸出血块,必要时膀胱持续冲洗;⑤保守治疗无效者。应重新置入汽化电切镜,冲洗出血凝块后,电凝出血点止血;⑥反复出血者,必须做膀胱镜检查,排除膀胱内其他病变。   (4)尿失禁:   TUVP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故损伤尿道外括约肌造成真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比TURP低得多。大多数尿失禁患者由于电热伤、局部组织炎症、水肿、尿道外括约肌麻痹,造成暂时性尿失禁。患者有正常贮尿功能,平卧时无尿液流出,能正常排尿,但突然站立、咳嗽或腹压增高时尿液流出。   防治措施有:①术前须注意鉴别和排除逼尿肌反射亢进、不稳定性膀胱等;②汽化至精阜前和侧面组织时,可改用电切环修切,以减少电灼热对括约肌的损伤;③轻度暂时性尿失禁者,可采取提肛训练,应用麻黄碱或丙咪嗪等药物,大多在2周~3个月内痊愈;④重度尿失禁者,上述保守治疗措施效果不佳,随访6~12个月仍无好转者,可经膀胱镜在外括约肌处注射Telethon、胶原,或做尿道球海绵体肌折叠术、人工括约肌植入术等。   (5)尿道狭窄:   TUVP 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与TURP 相似,多发生于尿道外口和前列腺尖部。表现为术后拔除导尿管时排尿畅、尿线粗,但在1个月内尿线渐细。   尿道狭窄的发生原因除了器械损伤、过度电灼、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术前尿路感染等因素外,术前存在尿道狭小而在术中过度扩张为主要因素。因此,防治措施除控制尿路感染、操作轻柔、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外,对尿道外口狭窄环应做锐性切开,这样可避免术中过度尿道扩张造成黏膜撕裂,愈合时环状瘢痕形成。   术后发现尿道狭窄,可做尿道造影,确定尿道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再决定处理方法,如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等。   (6)膀胱颈部挛缩:   多发生于术前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明显,但前列腺体积较小的患者。大多数患者年轻时曾有前列腺炎,或老年时已做过膀胱颈部缩窄切开术的病史。患者常有瘢痕化素质,但可能也与感染和电凝过多等因素有关。   防治措施:①对梗阻症状明显而前列腺体积小于30g者,可选用前列腺切开术;②术中用电切环将膀胱颈部纤维瘢痕组织切除干净;③膀胱颈口尽可能切大;④术后在抗生素保护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4周;⑤术毕用西普酸确炎舒松A作膀胱颈部注射。该药为内源性胶原酶催化剂,抑制胶原的形成,可有效防止膀胱颈部挛缩的复发。   (7)性功能障碍:   主要为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和逆行射精。上海新华医院报道TUVP术后 ED 的发生率为2.3%,逆行射精发生率为45.6%。   防治措施为:术中避免过度电灼前列腺侧壁包膜,防止包膜穿孔和尿外渗,尽可能保留膀胱颈部。麻黄碱和丙咪嗪可治愈部分逆行射精的患者。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