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阴茎癌
病历摘要
【基本信息】
患者,男,64岁。主诉:发现阴茎肿物6月余,双侧腹股沟肿物1周。现病史:6月余前患者发现阴茎肿物,直径约1.5cm,无排尿困难、血尿。无发热、腹胀、腹痛、胸闷、憋气。未接受特殊治疗,肿物直径逐渐增加至2.5cm,1周前出现双侧腹股沟肿物,入安徽阜阳市某医院,行腹股沟B超示双侧淋巴结肿大,右侧2cm,左侧1.5cm。患者同时患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未治疗。今为行进一步治疗入我院,门诊以“阴茎肿物”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6年前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规律服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性病史,否认过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8℃,血压120/8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肝掌阴性,蜘蛛痣阴性,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检查:双侧肾区无隆起,双侧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无明显深压痛,膀胱区无隆起。阴茎龟头上可见直径约2.5cm的菜花样肿物,有少量渗出,质硬,无触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质硬,无触痛,可移动。
【辅助检查】
腹股沟B超示双侧淋巴结肿大,右侧2cm,左侧1.5cm;泌尿系统增强CT示阴茎前端占位可能,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
【诊断】
阴茎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鉴别诊断】
(1)尖锐湿疣:病因为HPV感染,为性传播疾病,好发部位为男、女外生殖器及肛周,典型表现为淡红色或污红色栗状大小赘生物,形状可有丘疹状、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质软,顶端稍尖,无痛痒感,逐渐长大或逐渐增多,可继发化脓、恶臭。患者病变部位符合尖锐湿疣好发部位,但性状有所区别,该诊断可能性小。
(2)包皮龟头炎:为包皮内板及龟头的炎症,患处可有红斑、肿胀、糜烂渗出等表现,有疼痛、瘙痒表现,取分泌物可寻找致病菌,常见为念珠菌或滴虫。该诊断可能性小。
(3)梅毒:致病菌为梅毒螺旋体,为性传播疾病,分为Ⅰ、Ⅱ、Ⅲ期。I期表现为硬下疳及近卫淋巴结肿大,多为单发、边界清楚的溃疡型表现,无痛,持续4~6周后可自愈。该诊断可能性小。
【治疗】
入院后经常规术前检查及准备,在全麻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回报:(阴茎)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肿瘤累及固有膜,尿道及包皮切缘未见癌;(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未见转移癌(0/6);(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性鳞癌(2/2)。
【随访】
术后1个月复诊入院给予顺铂+5-FU化疗治疗;5个月及10个月复查泌尿系统增强CT示阴茎癌术后改变。
病例分析
本患者为阴茎癌,伴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癌。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转移程度、能否根治切除是影响生存率的决定因素。有研究显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100%,当出现单个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时,5年生存率降低到80%;出现多个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时,5年生存率降低到50%;出现盆腔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时,5年生存率则为0。50%阴茎癌患者就诊时可触及腹股沟区肿大的淋巴结。其中25%患者肿大的淋巴结与原发病灶引起的溃疡和炎症有关,经过4~6周抗生素治疗,肿大的淋巴结可消失。在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的患者当中只有50%有淋巴结转移。此外,在未触及区域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当中,有20%伴有淋巴结转移。为明确有无淋巴结转移,可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中,20%~30%伴有深部淋巴结或盆腔淋巴结肿大转移,这些患者为N3期。本期患者的治疗以减轻症状为目的,姑息手术用于控制浸润性或溃疡性原发肿瘤所致的疼痛和出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年龄等因素进一步选择放疗及化疗。阴茎癌的远处转移并不常见,发生率在1%~10%。通常发生在疾病晚期、原发灶切除之后。通常转移的部位包括肺、肝、骨、脑,转移至纵隔也有报道。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远处转移灶,同时可结合放疗和化疗。
病例点评
由于阴茎的淋巴结引流通向双侧腹股沟与盆腔淋巴结,当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有转移时,20%~25%对侧也可能受累,甚至有报道阴茎癌至少有50%转移是双侧的,故阴茎癌的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应该双侧同时进行。对临床上淋巴结检查阴性的患者,其中20%患者已有阴性转移灶,如果对此类患者全部进行清扫,则有80%患者会出现过度治疗,无益处而且还要面对诸多的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20%)、皮瓣坏死(60%)、皮下血肿(23%)、深静脉血栓和下肢淋巴结水肿等;但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可提高生存率。观察和等待,当出现淋巴结阳性转移时再行清扫手术,可能延误有利的治疗时机,疗效会受到影响。对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如何选择病例进行淋巴结清扫手术,有学者主张术中做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阴性可进行观察,但此法亦非完全可靠。由于阴茎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的分期、分级及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密切相关,所以,目前的观点是低危组即Tis、Ta、T1G1~2,无血管及淋巴管浸润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10%,可密切随访;高危组即≥T2或G3,有血管和淋巴管浸润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50%,应进行积极的淋巴结清扫术。
本文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性泌尿系统疾病病例精解》
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