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住院:所有申请肾穿刺活检的患者,均需住院完善各项准备工作,绝对禁止患者未住院在门诊实施肾切割式活检(CNB)。
2.知情同意与心理疏导:知情同意是任何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都必须遵守的常规诊疗规范,肾穿刺活检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因此须充分地告知患者穿刺活检的重要性和潜在的风险,让患者知晓穿刺操作医师拥有哪些应对困难和风险的措施,主动地配合穿刺医师操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充分并实事求是地解答患者的疑问,避免患者带着忐忑和疑虑接受穿刺活检。
3.凝血功能检测与纠正:除了常规检测凝血功能指标以外,尚需认真了解患者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维、华法林、银杏叶片、生三七、复方丹参滴丸等活血化瘀药品或保健品,因为上述药品或保健品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在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时常呈假阴性。如果发现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异常,则需查明原因并予以治疗和纠正,如果患者服用了活血化瘀药品或保健品,则需嘱其停止服用7~10 d以上,否则不可实施肾穿刺活检。
专家意见:肾穿刺活检术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一般不适宜在门诊实施,患者住院是确保其安全的基本要求。指南内容重视对患者心理疏导,应予以提倡。常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某些活血化瘀药品和保健品导致凝血功能减退难以通过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反映出来,需要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相关服用史,方可查明真相,取得防范实效,所以术者应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推荐强度:B推荐(循证证据良好,能够改善临床结局,利大于弊)。
4.呼吸配合与屏气训练:肾虽为腹膜后器官,但它随呼吸而上下移动的幅度仍比较大。尽力呼气后肾上移,可完全置于肋骨的遮掩下,不利于超声影像的显示,肋骨亦有碍实施穿刺活检;尽力吸气后肾下移,大部分尤其是肾下段摆脱肋骨的遮掩,有利于超声影像的显示,亦方便实施穿刺活检。肾穿刺活检的最佳部位是其下段区域,穿刺取材时需肾停止移动,这就需要患者能较好地调节呼吸幅度,尽可能使肾下段区域移动至最佳穿刺路径上,并即刻屏气使肾停止移动。活检术前1日,需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呼吸调控与屏气训练。尽可能避免患者入院当日穿刺活检,以免患者训练不到位。
专家意见:肾移动幅度较大可影响穿刺操作。保持肾穿刺目标稳定地处于最佳穿刺路径是肾穿刺活检术的必须要求,也是较难实现的要求。患者呼吸调控和屏气训练是实现这个要求的根本,必须重视,练习到位。
推荐强度:A强烈推荐(循证证据肯定,能够改善临床结局,利大于弊)。
5.肾多模态超声检查:肾穿刺活检需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因此穿刺操作者应在活检术前亲自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双肾超声检查,在超声实时观察下精准指导和训练患者的呼吸调控与屏气训练。双肾超声检查必须全面而细致,了解拟穿刺侧肾是否合并肿瘤、囊肿、动静脉瘘或动脉瘤等血管异常,以便制定完备的围手术期方案。
用于引导肾穿刺活检的超声诊断仪必须具有较高的分辨力,确保肾各部位结构能清晰显示,保障穿刺目标清晰可辨;具有敏感性良好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像模式(CDFI),以清晰显示肾各级动脉血流信号,保障穿刺针可确切规避动脉;最好具有超声造影成像模式,因为慢性肾炎、各型肾病、肾肿瘤等均涉及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的改变, 超声造影(CEUS)与病理学检查对照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微循环灌注演变,指导诊断和治疗;亦最好具有剪切波弹性超声成像模式,因为慢性肾炎、肾病的进展往往伴有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剧,肾组织质地的硬化,弹性超声(RTE)与病理学检查对照有助于揭示肾纤维化的演变,协助判断预后,指导针对性治疗。
分辨力优异的灰阶超声可保证穿刺活检的精准,敏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可保证穿刺活检的安全,CEUS和RTE可助力穿刺活检创新发展和拓展应用。
禁止使用单纯灰阶超声仪,建议将因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引导肾穿刺活检而造成严重出血并发症的情形纳入医疗机构医疗事件报告制度予以监察。
专家意见:具有多模态成像功能的高端超声诊断仪是肾穿刺活检术不可或缺的引导和监察手段。在围手术期,充分而正确地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是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积极运用CEUS、RTE等成像技术,有助于开展肾穿刺活检的科研工作,助力创新发展。
推荐强度:A强烈推荐(循证证据肯定,能够改善临床结局,利大于弊)。
6. 合理选用活检针具:CNB是肾穿刺活检的主流方式,有多种类型切割式组织活检针可供使用。针的规格为16G或14G,针体总长度为150mm或200mm。各类型针的构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弹簧驱动装置,可分为Ⅰ型弹射切割针(针枪分离式大切割力活检针,如 Bard-Magnum)、Ⅱ型弹射切割针(针枪一体式大切割力活检针,如Bard-Maxcore)、Ⅲ型弹射切割针(针枪一体式小切割力活检针,如Presia)。
选用何种活检针需综合患者的年龄、体型胖瘦、腰肌发达程度以及患肾大小等因素。儿童患者通常腰围较小,脂肪较薄,肾小于成人,适宜选择弹力相对较小的Ⅲ型弹射切割针。对下段前后径<2cm的患肾,亦适宜选择Ⅲ型弹射切割针,可防止穿刺针穿透肾,伤及其腹侧的肠管。对于腰围大,皮下脂肪或肾周脂肪较厚的肥胖型患者,或腰肌比较发达的患者,选用切割力较强的Ⅰ型、Ⅱ型弹射切割针,穿刺进针则会更加顺利。
专家意见:活检针具关乎穿刺取材的成功率、标本的质量、并发症的程度,综合患者的多种因素选择规格合适的针具是开展肾穿刺活检术的基本要求。为克服体型肥胖、腰肌紧张对穿刺进针的不利影响,可尝试在皮肤至肾被膜的穿刺路径上预置内径合适的套管针(Trocar),活检针经由套管针进入体内。
推荐强度:A强烈推荐(循证证据肯定,能够改善临床结局,利大于弊)。
7.现场环境与辅助工作:
(1)穿刺活检操作室应尽可能设置在邻近临床科室的病房区域,有条件时可就近选择手术室,便于穿刺结束后患者可快速返回病房接受安全监护,或在可移动的病床上进行穿刺,减少搬动病人的次数,以减少出血并发症。若穿刺操作室距离患者入住的病房较远,应提前制定患者术后转运途中的安全保障措施。
(2)穿刺活检操作室应保持26℃左右的干爽环境,需避免操作室内闷热或寒冷。闷热容易导致患者躁动,寒冷容易刺激患者引起其腰部肌肉紧张,增加穿刺针的进针阻力。操作室内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聚集和走动,人员嘈杂容易导致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紧张,增加肌卫,影响呼吸调适等。
(3)活检操作室现场须有病理技术员或接受过相关技术培训的人员快速评估所获标本的满意度,以指导是否需要再次穿刺,并按病理检查项目要求对标本进行分割和固定。合格的肾活检标本应该是2~3条长度不小于10~15mm的肾组织,包含肾皮质和皮髓。为保证取材的质量,肾组织取出后应在立体显微镜下进行初步观察,确认穿刺组织为肾皮质,评估肾小球的大致数量,并尽快分割后放入相应的固定液或保存液,肾小球数量最少大于8个,20~25个最佳。肾活检组织通常要分成3份,分别进行光镜、免疫荧光或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
(4)需安排训练有素的护工在穿刺结束后用接驳床车将患者运送回病房。
专家意见: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轻松的活检现场环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活检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肾组织标本通常需要同时采用3种病理检查手段以获得综合病理诊断,所获标本不仅需要迅速合规地切分,而且需要快速置于相应的固定保存介质中,以免折损标本质量。相关医护陪同并护送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是肾穿刺活检特别重要的收尾工作。
推荐强度:A强烈推荐(循证证据肯定,能够改善临床结局,利大于弊)。
来源: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引导下肾疾病经皮穿刺活检术实践指南[J].中国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11):102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