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输尿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来自  大家泌尿  2023-05-06

    当输尿管狭窄导致明显瘢痕或输尿管梗阻时则应选择外科治疗,治疗方法以手术修复为主,手术方式取决于狭窄段的位置和长度。近年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在国内广泛开展,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1. 留置输尿管支架 适用于输尿管狭窄未发生完全梗阻者,可留置输尿管支架以扩张狭窄段输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对于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不宜手术的患者也可长期留置支架以解除梗阻。

 

    2. 腔内输尿管切开术 适用于狭窄段<2cm的输尿管狭窄,该手术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争议。输尿管完全闭锁、腹膜后纤维化不宜采用该手术。在直视下采用冷刀、电刀或激光将狭窄段完全切开至可见输尿管周围脂肪。不同部位的狭窄段切开方向也不同,上段狭窄应在外侧切开,跨髂血管处应在内前方、外侧或前外侧切开,壁内段应在6点处切开,髂血管以下可在后外侧切开。

 

   3. 输尿管气囊扩张术 经输尿管镜插入斑马导丝,在X线定位下沿导丝插入不透X线标记的气囊导管至狭窄部位,注入造影剂膨胀气囊使得狭窄段完全扩张,持续时间约3分钟。拔除气囊导管,行输尿管镜检查,必要时可重复扩张。

 

    4. 输尿管吻合术 适用于狭窄段2~3cm的中、上段狭窄,包括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和输尿管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术中可充分游离输尿管两端,以减少吻合后输尿管张力,切断狭窄部位后在两断端相反位置的管壁纵行切开约0.8cm,形成宽阔的斜形吻合口,防止术后再狭窄,缝合时可使用4-0可吸收线做间断缝合,并保证创缘对合整齐、无张力、不漏尿。术中应注意勿损伤输尿管外膜及其营养血管,为了保证肾盂尿液通畅引流,可放置输尿管支架作引流之用。

 

    5.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适用于狭窄段3~4cm的下段狭窄。开放性手术中将输尿管下段游离8~10cm长,注意保存其血液供应,切除狭窄段后插8号输尿管导管至肾盂;游离同侧膀胱底部至三角区附近,注入生理盐水使膀胱呈半充盈状态,在输尿管残端内侧的膀胱壁上作长约3cm的纵向切口,并作黏膜下剥离,使有足够位置形成黏膜下输尿管隧道;于膀胱切口远端作一黏膜切口,用探针将输尿管导管通过膀胱黏膜开口带入膀胱内,将输尿管末端前壁切开,与膀胱黏膜切口作斜形缝合,最后缝合膀胱肌层固定、包埋输尿管。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步骤与开放性手术类似,在充分游离输尿管下段后,靠近膀胱壁处采用Hem-o-lok夹闭输尿管并离断,于膀胱侧后壁做切口,切开浆肌层至黏膜下层,暴露黏膜,距离输尿管末端约2cm处将输尿管浆肌层缝合固定于膀胱切口近端浆肌层,间断缝合膀胱黏膜与输尿管,先缝合吻合口后壁,置入双J导管后再缝合吻合口前壁,最后缝合膀胱浆肌层。

 

    6. 带蒂大网膜包被术 适用于狭窄段4~10cm者。术中纵行切开狭窄段输尿管,找到并裁剪大网膜,用带蒂大网膜包被狭窄段,3-0可吸收线固定,大网膜上下缘应超出输尿管上下切开部位至少2cm。

 

    7. 输尿管松解术 适用于腹膜后纤维化等引起的输尿管狭窄。由于输尿管常被腹膜后纤维结缔组织紧密包裹,在分离的时候可能较为困难,切勿强行分离,以免导致出血,可采用钝性加锐性结合的方法逐步游离受累输尿管。若完全游离后狭窄仍未解除,可考虑切除该段输尿管,行端-端吻合等手术。

 

    8. 其他 对于下段输尿管的长段狭窄,还可考虑行腰大肌悬吊术(psoas hitch)或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Boari flap)。当其他方法无法重建输尿管或膀胱不适用于重建时,可行回肠代输尿管术,而阑尾或输卵管已被证实不适合作为输尿管替代物,回肠代输尿管术主要并发症包括早期尿外渗、尿囊肿形成以及由于水肿、黏液栓子或吻合口狭窄等引起的梗阻。近年来,有学者报道采用颊黏膜或舌黏膜重建上段或中段输尿管狭窄(不超过5cm),随访期内效果较好,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当其他方法修复或替代输尿管不可行时,还可考虑行自体肾移植术。

下一篇
尿石症手术干预治疗的最佳实践解读-输尿管镜(URS/RIRS)
01 麻醉的选择     URS/RIRS手术常规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全面评估后局部/脊髓麻醉亦可行,对于患有输尿管末端结石的女性病人,可考虑静脉镇静麻醉。   02 手术路径的选择     当无SWL指征或疗效不佳,且上尿路不适合逆行URS时,可选择PCNL;直径≥10mm且嵌顿性输尿管上端结石可选择经皮顺行输尿管镜。在逆行肾内手术中直径较小的输尿管软镜(7.5Fr)可使用更细的输尿管输送鞘,其视野、偏转和可操作性不输于与标准输尿管软镜(9Fr)。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输尿管软镜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但其成本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仍存在争议。存在PCNL或SWL的禁忌证时,即使结石直径>2cm,RIRS也是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但二次手术和输尿管置管的可能性更高。   03 手术相关安全事项     建议手术间配有透视设备。输尿管镜检时,建议常规放置安全导丝;术中先行输尿管硬镜手术有助于输尿管扩张,后行输尿管软镜手术;若输尿管镜无法进入输尿管,可置入双J管7~14天后再进行URS;同时进行双侧URS是安全可行的;肾下盏解剖结构是RIRS治疗肾下极结石最重要的预测因子,肾盂漏斗角(IPA)<30°时,RIRS成功率明显降低;手术时长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手术时间需尽量控制在90分钟内。   04 输尿管输送鞘(UAS)的使用     建议常规使用亲水涂层UAS,在安全导丝引导下置入,置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UAS有利于输尿管软镜反复多次进入上尿路,通过循环灌注改善手术视野,降低肾内压并减少手术时间,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UAS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输尿管损伤,但在各类手术治疗方式中损伤的风险最低。Stern等报道使用UAS后的高级别输尿管损伤在中远期随访中未发现导致明显的临床后遗症,其输尿管狭窄率与未见输尿管明显损伤的病人相当,为1.8%。Lima等系列报道认为,使用UAS是安全的,对于大负荷肾结石和多发肾结石,使用不同内径的UAS(9.5/11F,12F/14F或14F/16F)行RIRS均获得良好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小,对于大负荷肾结石和多发肾结石可以适当延长RIRS手术时间。   05 碎石取石注意事项     URS的最终目的是完全清除结石,“粉尘化和去石”应仅限于治疗较大肾结石。建议在内镜直视下取石,较小的结石碎片可以用取石钳或取石网篮取出,RIRS需使用镍钛合金取石网篮。取石将增加手术时间,并需要相关设备及UAS。在急性肾绞痛的紧急情况下,若无泌尿系感染,可以一期行URS或SWL。       钬激光(Ho:YAG)是目前公认最高效的碎石工具,URS和RIRS的最佳配置,对所有类型的尿路结石均有效。与低功率激光相比,高功率激光缩短了手术时间,但结石清除率(SF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URS也可采用气压弹道和超声碎石,碎石效率高。然而,术中结石移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在结石近端放置抗迁移工具来预防。对激光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如铥激光碎石系统的研发应用将指导更高效安全的碎石治疗。   06 双J管的使用     URS术前无需常规置入双J管。但术前预置双J管有助于镜下结石处理、改善SFR并减少术中并发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无并发症URS(完全结石清除)术后不必常规输尿管支架置入,后者与较高的术后发病率和成本相关,也可以使用留置时间更短(24小时)的输尿管导管。对于并发症风险可能增加的病人(如输尿管创伤、残余结石、出血、穿孔、尿路感染或妊娠等),术后应放置双J管。理想的双J管留置时间尚无定论,大多数泌尿科医生支持URS术后留置1~2周。α受体阻滞剂可减轻双J管相关症状并增加其耐受性。   07 URS围手术期药物排石治疗(MET)     URS术前MET可减少术中输尿管扩张的需求,预防输尿管损伤;URS术后4周内MET可提高SFR,减少肾绞痛发作。建议对有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的病人和经Ho:YAG激光碎石后的病人常规行MET治疗。   来源:饶婷,夏煜琦,程帆,阮远,余伟民.2022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尿石症手术干预治疗的最佳实践解读[J].临床外科杂志,2023,31(01):31-34.
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