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术(PCN)是一种通过皮肤穿刺到达肾集合系统,建立微创手术通道,再经其置入内镜,对肾脏集合系统及输尿管上段疾病进行诊疗的技术。其适应证包括:
(一)诊断
PCN单纯应用于诊断性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被影像学重建技术及逆行软性输尿管镜检术所替代。但在特殊情况下(如经皮肾镜取石术中意外发现可疑新生物等),仍然可利用已建立的皮肾通道对可疑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病变进行肾镜检查。如肾镜下观察输尿管上段和肾盂、肾盏的乳头状移行上皮肿瘤的形态,实施镜下活检:肿块明显时予组织钳夹取取材;若只是黏膜表面粗糙充血表现,范围较大,可用活检刷在病灶表面冲刷数次,然后收集冲洗液作细胞学检查。
(二)治疗
PCN广泛应用于上尿路疾病尤其是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与ESWL及输尿管镜技术(URL)、软性输尿管镜术(RIRS)共同成为上尿路结石现代治疗的主要手段,彻底改变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外科治疗方式。
1. 结石的治疗
(1) 单发和多发性肾结石、铸形或鹿角状肾结石;开放手术后残留结石、复发性肾结石以及灌注溶石治疗。
(2) 伴有腰痛、发热等症状的肾盏憩室内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肾内型肾盂结石、合并UPJO或输尿管狭窄的肾结石等。
(3) 输尿管上段L4腰椎水平以上、积水较重或长径>1.5cm的输尿管结石。
(4) 因输尿管结石嵌顿时间长,粘连、包裹致ESWL治疗无效,结石移位至肾内或输尿管迂曲、狭窄致逆行输尿管镜手术失败者。
(5) 直径≥1.5cm的部分特殊类型的小体积鹿角形结石,如磷酸氢钙结石、脱氨酸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以及一些非常少见的软基质结石等。
(6) 特殊类型的肾结石:梗阻明显的小儿肾结石、体型肥胖患者的肾结石、合并结石梗阻的孤立肾、马蹄肾、移植肾结石以及无积水肾结石。
2. 肿瘤的治疗
对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既往标准治疗方式为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但目前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应用经皮肾镜术切除肿瘤并在术后经造瘘管行上尿路灌注化疗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法经输尿管途径切除的近端输尿管或肾盂肾盏肿瘤可通过经皮肾镜术电灼或切除肿瘤。尤其适合以下患者:
(1) 孤立肾患者。
(2) 对侧肾功能不全,估计肾切除术后无法代偿者。
(3) 低分级的移形细胞癌(G1),且肿瘤局限,未浸润周围组织者。
(4) 双侧上尿路移形细胞癌患者。
3. 去除异物
取出肾盂、输尿管上段异物(如残留或钙化的支架管等)。
4. PCNL术后再次肾镜检查
结石复杂、合并感染等需要Ⅱ期经皮肾镜术者。
5. 肾囊肿或肾盏憩室等的治疗
经皮肾镜术也可对一些肾实质病变进行治疗,如肾囊肿、纤维上皮性息肉、肾盏憩室等。文献报道,对经过筛选的单纯性肾囊肿行经皮肾镜钬激光肾囊肿去顶术治疗,简单、快捷、安全、有效,且钬激光可兼顾碎石和切割两种功能,尤其适用于合并肾结石的患者。
6. 输尿管上段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治疗
常见的如先天性UPJO、术后瘢痕狭窄等,可先建立经皮肾通道,然后在肾镜下采用冷刀、电刀、激光切开或气囊扩张狭窄段后再留置双J导管。经皮肾穿刺肾盂内切开术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但是仍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1) 原发性腔内梗阻。
(2) 继发性尿路感染。
(3) 合并上尿路结石。
(4) 出现腰痛等症状。
(5) 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6) 开放手术治疗失败。
7. 肾盏憩室的盏颈狭窄的治疗
经皮肾镜下行肾盏憩室盏颈切开成形术。对于盏颈狭窄并发肾盏结石或肾盏憩室内结石,经皮肾镜术可以同时处理结石和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