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阴茎弯曲主要的手术方式

来自  大家泌尿  2023-06-25

根据阴茎弯曲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主要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壹Ⅰ型阴茎皮肤脱套矫正术

先天性单纯阴茎弯曲患者可采用阴茎皮肤袖状脱套和可吸收缝线单纯阴茎白膜折叠术矫正弯曲。即在冠状沟的0.5cm处切包皮,然后沿筋膜表面袖套状将其剥离至阴茎根部,松解尿道,并将尿道周围的挛缩纤维组织进行彻底的切除。若松解后效果欠佳,可以从其弯曲最明显处做0.5~0.8cm的纵向切口,间断横向缝合;效果仍欠佳者,可以选择在其背侧切开或者是在阴茎海绵体腹侧做横切纵缝,以此延长腹侧海绵体白膜,从而减少对腹侧的张力。所有的患者进行矫正手术后,需再一次进行人工勃起试验验证,以此观察阴茎勃起后弯曲矫正情况,并采用弹力网纱对其包扎7~14天。

 

贰Ⅱ型皮肤脱套联合异常纤维条索切除术

Ⅱ型阴茎弯曲的尿道黏膜完整,有尿道海绵体,缺乏阴茎筋膜及肉膜组织。在距冠状沟0.8cm处做环状切口,至阴茎腹侧菲薄处切口向尿道近端斜行,使成“U”形,绕过菲薄尿道,以保证不损伤远端菲薄尿道。将阴茎皮肤自白膜表面脱蜕至阴茎根部,切断发育不佳的束缚阴茎伸直的深、浅筋膜,切除无弹性的纤维索。阴茎仍弯曲者,可在弯曲部位阴茎背侧做适当折叠。

 

叁Ⅲ型白膜折叠联合补片矫正术

术前阴茎海绵体内注射罂粟30~60mg诱发勃起,明确弯曲的部位、方向和程度,并测量勃起长度。距冠状沟1cm处环形切开皮肤及Colle筋膜,将皮肤和筋膜分离并推至阴茎根部,暴露白膜,在阴茎根部置橡皮止血带,一侧海绵体灌注生理盐水(40~80ml)诱发完全勃起,确定受损白膜的部位和范围。阴茎腹侧弯曲者分离两侧阴茎背血管神经束,阴茎背侧弯曲者插导尿管后分离尿道海绵体,并牵开保护。于弯曲凸面用小圆刀卵圆形削除双侧白膜浅层,以不损伤海绵体血窦引起出血为宜,4-0丝线内翻折叠缝受损白膜2~3针,结扎线埋入皱折内。再次推注盐水诱发勃起,了解弯曲矫正效果,若矫正不够,可重复上述削除-折叠缝合过程,直至完全矫直。为了避免Nesbit手术术后阴茎缩短的可能,手术不切除椭圆形白膜,仅在阴茎最大弯曲的凸面白膜上做2条平行横切口,或做横H形切口,然后把切口近端与另一切口的远端缝合,根据矫正弯曲的需要,平行横切口可以再增加2条,轻中度的阴茎弯曲者采用白膜折叠术最为合适。

阴茎白膜延长/生物片移植术阴茎白膜延长需做斑块切除术或斑块切开术,此类术式可避免Nesbit术所致的阴茎缩短,一般适用于阴茎弯曲严重者(>45°)。但斑块切除术可能造成海绵体白膜缺失过多,术后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率较高。无论做斑块切除术还是斑块切开术,都需生物片移植修补白膜缺损。常用的移植片包括自体组织、异体组织或医用合成材料等。可用的自体组织如皮肤、大隐静脉壁、睾丸鞘膜、口腔颊黏膜、腹直肌腱膜或阔筋膜等。

 

肆IV型阴茎向下弯曲矫治联合尿道成形

主要步骤:①患者取平卧位,阴茎头正中用4号丝线牵引,测量尿道板宽度6~8mm并画线标记,近端越过尿道下裂开口处2mm,远端达阴茎头端。②1:20万肾上腺素液沿标记线注射浸润后沿标记线切开,至阴茎海绵体白膜并游离尿道板使其呈翼状展开。在尿道板正中切开直至阴茎海绵体白膜,以形成两个尿道板条。③选择6-8F硅胶管经尿道下裂开口处插入膀胱,用6-0 Dexon线沿硅胶管经尿道下裂开口处,连续缝合尿道板腹侧至阴茎头正位。切开尿道板背侧不需缝合使其上皮化。④海绵体注入生理盐水待阴茎勃起后观察阴茎下弯有无纠正。⑤冠状沟下2mm环行切开,使阴茎脱套,背侧多余皮瓣移至腹侧,使管状化的尿道板至少有三层组织覆盖,并保证无张力。

 

伍系带过短行系带延长成形术

阴茎系带末端行1.5~2.0cm横向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Buck筋膜,锐性分离组织。将浅筋膜止血,修剪多余皮肤,纵形缝合阴茎皮肤2~3针。缝合线采用6-0可吸收线。阴茎系带重建术环形切除阴茎系带周围瘢痕组织,留取足量皮肤,锐性分离皮下组织至Buck筋膜,使阴茎处于背伸状态。采用6-0可吸收线纵向缝合浅筋膜、结扎止血。适当修剪皮肤,纵向间断缝合皮肤。术后采用弹力绷带包扎即可。术后隔日换药1次,禁欲1个月。

 

陆阴茎假体植入手术

阴茎假体经历了由单件套到三件套、从非膨胀型到可膨胀型的发展历程。目前临床常用的有半硬性可屈性假体和单件套、双件套、三件套可膨胀性假体。三件套可膨胀性假体的出现和完善使ED的手术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美国泌尿外科协会已将假体植入术定为ED治疗的金标准。植入三件套假体后,阴茎外观上接近生理疲软和勃起状态,而且隐蔽性好,患者乐意接受。

阴茎假体植入术的适应证为阴茎硬结症伴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大多数轻、中度弯曲患者,植入阴茎假体可以伸直阴茎而不需要另外手术,但严重屈曲畸形的患者,植入假体前阴茎斑块处白膜必须做网状切开,使阴茎达到完全伸直的程度。

 

本文引自《现代男科学临床聚焦  第2版》

下一篇
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专家共识(上)
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BT-ESD)是一种整块切除膀胱肿瘤的外科技术,具有并发症少、组织标本质量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BT-ESD坚持肿瘤外科治疗基本原则 ,即“无瘤技术原则”,相比传统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整块切除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方面有3个潜在优势:⑴膀胱肿瘤被整块切除,保持完整的肿瘤标本,可利于病理医师评估标本及基底切缘情况,明确是否完全切除病灶。⑵切除过程更加精确,切割深度可控,因此并发症特别是膀胱穿孔的风险显著降低。⑶整块切除可以避免肿瘤碎片化,不同于传统分块切除,它可以减少漂浮的肿瘤细胞数量,降低肿瘤再种植风险。进行BT-ESD手术必须深切至逼尿肌层 ,治疗NMIBC时应始终考虑。但对于膀胱原位癌(CIS),BT-ESD不作为首选推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则不予考虑。   适应证   膀胱肿瘤大小 膀胱肿瘤大小是实施BT-ESD的主要限制因素。大多数研究以3cm大小的膀胱肿瘤为进行BT-ESD的分界点。对于>3cm的膀胱肿瘤,切除手术本身在技术上仍然是可行的,且可以实现完全切除 ,BT-ESD仍应被视为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膀胱肿瘤数量 膀胱肿瘤数量并不是实施BT-ESD的主要限制因素。<4个膀胱肿瘤应首选 BT-ESD,对于4个以上的膀胱肿瘤,BT-ESD也应被视为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肿瘤位置 肿瘤位置不是BT-ESD的主要限制因素。膀胱顶壁的肿瘤可能更难切除,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且需要手术医师具有相关经验。实施BT-ESD中处理输尿管口区域的膀胱肿瘤也需特别小心,应避免或减少输尿管开口热损伤,海博刀在保护输尿管开口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手术过程   膀胱肿瘤变化多样,因此实施BT-ESD前必须行彻底的膀胱镜检查。目前使用增强成像(窄带成像或光动力诊断)的证据有限,因此膀胱镜检查过程中对增强成像的使用并无明确要求。膀胱应足够充盈,但不能过度充盈,可避免手术过程中膀胱穿孔。BT-ESD前,环肿瘤周围标记边界边缘,标记点应距离任何可见及可疑膀胱肿瘤至少0.5cm,沿标记点外侧0.5cm进行环形切割,沿肌层逐渐剥离,直至病变黏膜完整脱落,剥离深度应达到逼尿肌层浅肌层,然后利用标本袋或其他方式完整取出标本。   如果肿瘤病灶多发且彼此相邻,在手术技术和时间允许下可考虑整体切除。当肿瘤较大难以完整取出时,可考虑将肿瘤标本分成两到三块取出。BT-ESD标本可以提供有关肿瘤浸润深度和切除边缘的综合信息,因此,BT-ESD后不需要常规进行额外的肿瘤基底和肿瘤边缘活检。但需临床医师将水平切缘用大头钉固定于泡沫板上,置于4%中性甲醛溶液中充分固定,如果膀胱肿瘤彼此相邻,可考虑整体切除。   实施BT-ESD过程中可使用单极能量器械、双极能量器械、脉冲式激光(如钬激光)及连续式激光(如铥激光)和多功能器械海博刀等进行操作,当使用海博刀操作时,切割前可利用水刀的压力在肿瘤周围正常黏膜下无针注射生理盐水,于膀胱黏膜层和肌层之间形成水垫,保证切割视野良好,为了更容易观察水垫的形成,建议生理盐水中加入靛胭脂溶液(0.9% 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5ml靛胭脂注射溶液) 。海博刀在处理特殊部位肿瘤(如输尿管开口周围肿瘤、膀胱憩室内肿瘤及大片状生长肿瘤)时具有明显优势,因水垫的保护可以有效降低电切或电凝产生的热效应,避免对输尿管开口的损伤,此外,水垫的隆起作用可以将憩室内肿瘤抬高,减少或避免膀胱穿孔发生。   来源:史涛坪、马鑫、程永毅等.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专家共识.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