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阴茎癌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的处理

来自  大家泌尿  2023-07-11

原发灶的处理

未经组织学诊断的阴茎癌患者应首选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及其浸润深度。确诊后,医师需综合临床、病理和患者自身的因素,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达到切缘阴性,其次才是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值得注意的是,术前医师需充分了解患者的期望并充分解释手术可能造成的影响,以避免患者对术后的结果感到失望。

传统的阴茎肿瘤切除手术要求无瘤切缘≥2cm,但近年来多项研究质疑这一观点的合理性。Agrawal等的研究结果显示,>90%的阴茎癌镜下扩散范围<2cm,尤其是中、高分化的阴茎鳞状细胞癌的累及范围通常<1cm。随着术中冰冻切片技术的广泛开展,外科医师在术中可以做到既能控制肿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阴茎组织。

阴茎病灶的位置、范围、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均是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素。保留阴茎的手术较适合于分期≤T2期、分级≤G2级的鳞状细胞癌。不同阴茎病灶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见表1。

以上手术均需经过培训后才能顺利开展,同时需进行细致的病理检查以保证肿瘤完整切除。保留阴茎的手术术后需进行严密随访,在最初的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其后每半年随访1次。同时,需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检查。

 

区域淋巴结的处理

淋巴系统转移是阴茎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播散途径,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转移的程度是阴茎鳞状细胞癌的重要预后指标,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恰当与否决定了该疾病的总体疗效。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以下特点:①渐进式的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先转移至腹股沟区淋巴结,然后经由位于股管的淋巴管道扩散至盆腔淋巴结;②阴茎的淋巴引流至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且腹股沟区的淋巴管间存在着丰富的交通支;③有限的淋巴结转移并不意味着全身性疾病,只有进展为局部晚期病变时才容易发生血行播散。

淋巴结状态的判断是区域淋巴结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微转移病灶的早期检出有利于及早实施根治性治疗,排除淋巴结转移可避免行不必要的手术。对于腹股沟淋巴结阴性的患者,目前仍缺乏准确的无创分期手段。国外学者推崇使用微创的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进行区域淋巴结分期,结果显示,其假阴性率为7%,并发症发生率为4.7%。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需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病理科和泌尿外科的通力协作,只能在具备相关条件的医院开展。对于无法开展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的医院,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原发灶病理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决定是否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对于T1a期阴茎鳞状细胞癌可先观察,其余分期的阴茎鳞状细胞癌均推荐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由于不存在依据解剖部位的前哨引流区域,故不推荐随意缩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手术范围。

盆腔淋巴结是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下一站,约有30%的阴茎癌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当腹股沟区转移淋巴结≥2个或存在淋巴结结外侵犯或Cloquet淋巴结阳性时,可行预防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外侧以髂腹股沟神经为界,内侧以膀胱和前列腺为界,近端以髂总血管为界,远端以闭孔窝内淋巴结和流向腹股沟的淋巴管为界。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辅助治疗,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广泛转移和淋巴结外侵犯的患者,可减少高危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全身化学治疗可用于淋巴结转移灶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前者可以使肿瘤缩小以达到手术完整切除的目的,后者主要用于术后病理检查存在多个淋巴结转移。

 

来源:叶定伟-阴茎癌诊断和治疗的规范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