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
BPH的介入治疗是适合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另一种选择,一般提供给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持续或严重BPH患者。近年,PAE治疗BPH这一介入治疗方式受到国内外许多泌尿外科医生的关注及重视。使得泌尿外科医生可依靠目前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通过进行对前列腺血管走向、介入操作的基础学习后,充分发挥PAE的手术指征更广、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和中长期疗效显著等特点。近年关于PAE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研究逐年增加。在PAE基础上,运用影像学及其他新技术,使得PAE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式及疗效得到提高。对于PAE临床价值评估的研究在众多医院中开展,其中张俊驰等人在影响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中发表的文章——经导管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价值中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IP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保守治疗),IIEF-5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SF-3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后得出结论,经导管超选择性PAE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前列腺症状,改善患者性功能,疗效显著。此治疗方式目前更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且不能耐受其他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目前该项技术在泌尿外科应用较少。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TURP一直被认为是BPH外科治疗的金标准。TURP一度是美国第二常见的手术。传统的单极TURP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已经被大量研究。一项对10654名患者进行的研究调查了单极TURP手术后的结果,发现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 ,其中1.4%是经尿道电切(TUR)综合征,也就是冲洗液中的水中毒导致低钠血症和其他酸碱失衡。鉴于TUR综合征以及手术的不良反应,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了双极TURP。与单极TURP不同,双极TURP允许使用等渗冲洗液,可降低电解质失衡的风险,包括TUR综合征。双极TURP与单极TURP在疗效和预后方面的差异已经得到了研究,虽然结果各有差异,但大部分结果显示双极TURP优于单极TURP。一项研究表明,与单极切除术相比,0.9%NaCl的双极切除术对血清钠的影响最小。对16个随机对照试验(1406名患者)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两种TURP的短期疗效均无临床差异,但双极TURP因其不良反应少而更为可取。此外,一些研究也强调单极和双极TURP的临床等效性。两种类型的TURP手术都会导致很大比例的患者出现逆行射精。
1999年,TURP占所有BPH手术治疗的81%,但到2005年,这个数字下降到39%,这是由于近年来引入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及其他新的手术方式。随着其他先进术式的开展,TURP的比例将会进一步降低。但目前,该项技术仍然是大多数基层医院应用的技术。
来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