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国际尿石症联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指南解读-术前准备及术后管理

来自  大家泌尿  2023-08-03

术前准备:

 

术前影像

低剂量非增强CT扫描(NCCT)是诊断尿路结石最敏感的成像方式,可准确确定结石大小、结石硬度、结石分布、肾周脏器毗邻等,提供腹部平片 (KUB)和超声无法提供的一些信息。静脉尿路造影(IVU)与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可评估肾盂盏详细解剖,包括肾下盏肾盂夹角(IPA)、 肾盏宽度(IW)和肾盏长度(IL);三维CT重建对于一些复杂病例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尿路感染

RIRS前应常规进行尿液分析和中段尿培养(MSU)。对于术前MSU阳性的患者,应给予敏感抗生素,持续时间不等,一般5~7d。对于MSU阴性的患者,术前根据当地菌谱及抗生素耐药情况选择单剂量抗生素预防。对于急性感染和有症状菌尿患者,除了抗生素应用外,还需要造瘘管和内支架引流,再择期行RIRS。

抗血栓治疗

尽管有研究显示抗凝治疗(如华法林、DOAC、皮下低分子肝素)可能会增加手术相关出血的风险,而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则不会,但RIRS被归类为一种低出血风险的手术,大多数研究支持在RIRS之前不需要停止抗血栓治疗。但是,外科医生、麻醉师在手术前应和患者充分沟通,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患者最好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RIRS。

 

输尿管预置管

预先置入输尿管内支架1~2周可被动扩张输尿管,使输尿管通道鞘(UAS)置入更容易,并降低输尿管损伤风险。但术前置入内支架会带来额外的医疗费用以及血尿、膀胱刺激征等,却又不一定能提高结石清除率(SFR)。因此,不建议在RIRS前常规留置输尿管内支架。对于因梗阻致有症状感染或肾功能衰竭,可以先留置内支架引流后择期碎石。

 

 

术后管理:

 

术后评估:

KUB和超声检查足以在随访中识别残余结石碎片和肾积水扩张的迹象,提示潜在的梗阻;而在确定<2mm的结石碎片时,建议使用NCCT。推荐RIRS术后3个月采用NCCT评估最后的SFR。

 

并发症管理:

 改良的Clavien-Dindo分类系统通常用于评估RIRS术后并发症的存在和严重程度。RIRS术后大多数并发症是轻度的,ClavienⅠ~Ⅲ分别占67.7%、22.7%和7.2%,而ClavienⅣ的严重并发症仅占2.4%。

 

出血

RIRS术后血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非常低。在RIRS中潜在的血管损伤,可能是由器械直接导致的输尿管或集合系统穿孔,包括UAS的插入、钬激光碎石、导丝/导管或者与慢性肾脏病(CKD)、抗凝治疗或肾内高压后突然减压相关。RIRS术后出血多为自限性的轻微出血,无需特别处理。而RIRS术后出现严重出血时,可表现为肾周血肿、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建议首选血管造影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很少需要进行肾切除。

 

术后感染

术后感染是RIRS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术后发热(4.9%)、脓毒症(0.5%)和感染性休克(0.3%)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MSU阳性、感染性结石、结石负荷过大、高流量灌注和手术时间延长是RIRS术后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重视患者术前尿路感染的管理,术中将UAS放置合适的位置以确保手术过程中良好的流出和灌注,最大限度地降低术中肾内压 力,避免延长手术时间。带负压吸引装置的RIRS可降低肾内压并缩短手术时间,作为降低RIRS术后感染风险的一种措施。RIRS术后发热通常使用敏感抗生素就能缓解,而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则需要及早确诊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Q-SOFA评分是快速简便的评估潜在尿源性脓毒症的方法。白 细胞计数低于3×109/L也可能是即将发生败血症的指标。治疗感染性休克需要早期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复苏支持(输血或血管加压剂、气管插管或 机械通气、CRRT等)。

 

输尿管损伤

RIRS术中退出UAS时,应对输尿管进行镜检。轻度黏膜破损和浅表病变需要10~14d的输尿管支架治疗。对于输尿管穿孔,支架留置时间应延长至6周。如果输尿管完全撕裂,则需要进行输尿管重建。预先留置支架可使输尿管被动扩张,从而降低UAS置入相关输尿管损伤的风险。

下一篇
国际尿石症联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指南解读-手术流程
麻醉与体位 全身麻醉(GA)和区域麻醉(RA)都是RIRS可接受的麻醉技术。从术后疼痛管理和费用来看,患者从RA中受益更多;而GA可提供更好的术中麻醉管理,患者的体验更好一些。 截石位是RIRS最常用的体位,也可采用倾斜体位。在内镜联合肾内手术(ECIRS)中,RIRS可在仰卧位或分腿俯卧位进行,两者结石清除率(SFR)相似。   安全导丝 导丝放置前逆行尿路造影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肾集合系统的结构和导丝的位置。尽管一些研究表明,在RIRS过程中无需安全导丝,但通常建议在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或套取结石碎片时使用安全导丝。在出血或输尿管损伤的情况下,可利用安全导丝方便地放置内支架。   输尿管通道鞘(UAS ) 放置UAS有助于RIRS的操作,软镜可方便快速和多次进入肾集合系统。UAS还可提供持续的灌注液流出,可降低肾内压和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研究表明UAS的使用对SFR和手术时间并没有显著提升,却会增加输尿管损伤风险。因此,是否使用UAS取决于术者经验和医疗条件。 推荐置入UAS时采用X线透视监测,在不复杂的病例中也可以不使用X线。一期置鞘失败,无需常规球囊扩张,可留置内支架被动扩张输尿管后择期RIRS。   软镜的选择 与可重复使用输尿管软镜(re-FUS)相比,一次性输尿管软镜(su-FUS)克服了购置费用和维护成本高的主要限制,因此不用过多担心su-FUS损坏,非常适合解剖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病例,例如大负荷结石(>2cm)、肾下盏结石伴有陡直的肾下盏肾盂夹角(IPA)、尿流改道或异常的肾脏解剖。su-FUS与re-FUS的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时su-FUS的可操控性似乎不如re-FUS。 与单通道输尿管软镜相比,双通道输尿管软镜有更好的视野,但是双通道 FUS需要更大口径的UAS,增加输尿管损伤风险。更小口径的输尿管软镜有助于插入小口径的UAS,在相同口径UAS的前提下,小口径输尿管镜可增加灌注流出,降低肾内压,提高可视性。 与传统RIRS相比,机器人辅助RIRS在机动性和操作结果方面并无实质性优势,只是减少了职业辐射暴露及人力需求,但高昂的购置和维护成本以及操作设施内的空间要求限制了输尿管镜机器人系统的广泛应用。   灌注 RIRS术中采用生理盐水灌注,有手动泵、自动灌注泵和重力灌注3种主要的灌注方式。虽然手动泵可以控制灌注流量和压力,但人为影响较大,不够稳定;自动灌注泵提供更稳定的灌注流量,但是压力较高。不论如何,需要控制好灌注压力和流量,避免肾盂内高压造成术后感染。   碎石取石 钬激光(Ho:YAG)是RIRS最常用的碎石工具。能量设置上,低频率、高能量和短脉宽产生碎块化效应,高频率、低能量和长脉宽则产生粉末化效应。应根据术中碎石的具体表现而灵活调整钬激光能量设置,尽量在短时间内将结石粉碎,避免留下大的碎石块。在灌注不足的狭窄空间,应注意激光所带来的热损伤。负压吸引UAS可控制肾内压,提高视野清晰度与术后即刻SFR。采用网篮取石或负压吸引鞘吸出碎石屑这些主动清石手段,可能会提供更高的初始SFR,但缺乏多中心RCT来支持这些观察。   退出策略 在退出UAS时检查输尿管是必要的,可以检测到被忽视的输尿管损伤。输尿管损伤后内支架置入的时间取决于输尿管损伤情况,对于较小口径的输尿管、较严重的输尿管损伤,内支架置入时间更长。 对于简单的病例或者患者术前留置内支架,RIRS术后并不需要常规留置内支架。尾端带丝线的内支架可减轻传统双J管带来膀胱刺激征和反流,也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或抗胆碱能药物来改善LUTS症状。   来源:钟文,曾国华.《国际尿石症联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指南解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3,38(1):1-4.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