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包括硬镜和软镜)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负压技术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的联合应用,不但能够提高一期手术的结石清除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肾盂内压力从而降低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率。国内泌尿系结石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并结合相关文献及此领域的热点问题,编写此共识。
负压技术
负压技术是指泌尿外科医师在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通过负压吸引方法降低肾盂内压力的技术,包括输尿管镜直接负压吸引、输尿管镜外插入输尿管导管连接负压吸引、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等。该文重点探讨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的应用规范,其不但能够降低肾盂内压力从而减少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同时能够通过高灌注液体流量及负压吸引装置带走碎石粉末和激光产生的热量,提高一期手术的结石清除率,减轻高热对肾盂输尿管黏膜的损伤,减少输尿管狭窄的发生。
术前准备
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在术前检查评估、医务人员保障及科室条件保障、器械设备配置、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前感染控制、是否术前置管等方面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原则上差异,部分争议点经专家探讨如下。
术前检查评估
按上尿路结石的常规术前准备,此部分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差异,建议术前完善尿常规及中段尿培养。
医务人员保障及科室条件保障
开展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需要主治医师以上,熟练掌握输尿管镜手术操作技巧,开展初期医护团队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科室需具备专业的结石诊疗团队和疑难患者MDT,能够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器械设备配置
手术医师应根据各自掌握的负压技术以及所在诊疗中心具备的负压技术设备,选择合适的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及相应的负压器械设备配置。其他如导丝、激光光纤、套石网篮、输尿管内支架等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使用的器械设备相同。
适应症及禁忌症
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差异。但联合使用负压技术,综合考虑结石大小、CT值、手术时间、患者基本情况等方面,可将适应证适当放宽至3cm以下的上尿路结石,特殊情况下可作为3cm以上的上尿路结石的替代治疗,如孤立肾、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等。
术前感染的控制
术前感染的控制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差异。建议对于按HALF分组的高危组、无症状菌尿组、发热组或者敏感抗生素治疗1周尿培养无法转阴的患者优先使用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以降低术后尿源性脓毒症发生的风险。对于术前合并急性感染的患者建议一期肾造瘘外引流或双J管内引流后,二期联合负压技术手术。
是否术前置管
术前不建议常规置管,但因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若因输尿管狭窄,镜鞘之间液体流通受阻,灌注加大的同时负压无法吸引为负压技术的手术禁忌证,故建议对于术前有明确感染、输尿管狭窄、扭曲、结石体积较大或预计手术时间过长患者,可术前置管1~2周。
来源:陈斌、白培德.《负压技术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3,38(8): 56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