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负压技术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2

来自  大家泌尿  2023-09-05

术中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在麻醉选择配合、手术体位、进镜、碎石工具及碎石、取石、手术时间、术中设备操作及使用参数、术中注意事项等方面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原则上差异,但存在部分争议点经专家探讨形成如下共识。

 

1麻醉选择配合

一般选择全身麻醉,根据结石部位、患者情况及各中心情况,局部麻醉或者脊椎麻醉也是可选方案。

 

2手术体位

一般采用仰卧截石位,但具体情况可根据使用负压技术不同选择。如组合式硬管镜采取头低脚高位、智能控压常采取健侧卧奔跑位。

 

3进镜

建议先输尿管镜检查明确输尿管条件再行输尿管导入鞘置入,若存在输尿管狭窄建议一期置管扩张,二期再行手术治疗。组合式硬管镜直视下进镜较其他导入鞘置入更易掌握,在没有X线监视条件下可减少输尿管损伤。

 

4碎石工具及碎石

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所使用的碎石设备一致,碎石可采取粉末化碎石联合负压吸引,或采取碎块化碎石联合高灌注液体流量及负压吸引装置吸出增加碎石效率。建议选择高功率的激光设备。

 

5取石

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应尽可能将结石碎块化并辅以异物钳或套石篮取出所有结石碎块。负压技术通过高灌注液体流量及负压吸引装置带走碎石粉末或碎块,可不采取封堵器、异物钳或套石篮等。但对于结石负荷量过大、肾盏憩室结石或肾盂漏斗部夹角(IPA)过大的肾下盏结石,联合使用套石篮等可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效率及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

 

6手术时间

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时间建议控制在90min以内,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根据结石大小、CT值、患者基本情况等方面可适当延长在120min以内,不建议超过180min,必要时可分期手术,以尽可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7术中设备操作及使用参数

手术医师可根据使用的负压技术设备说明书操作使用及调整使用参数。术中应警惕负压设备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避免因负压吸引掉落而高灌注流量导致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输尿管软镜及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的选择不但需要考虑结石的大小、CT值、术前基本情况等,还应充分考虑足够的镜鞘比例以保证足够的灌注吸引。

 

8术中注意事项

①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置入需遵循“宁浅勿深”的原则,术前建议行输尿管镜检查,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X线监测下放置,如组合式输尿管硬管镜直视下进镜更具优势。

②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前端建议放置到输尿管结石下方、正常肾盂出口或肾盂肾盏内。

③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术中大量碎石屑可通过镜鞘间隙吸出,可能术中造成结石卡镜,故建议碎石一定时间(1-3min)需定期退镜将结石碎屑清除干净;若出现卡镜,应立即停止高灌注流量,之后可将镜体向前轻推2-3mm松动结石再缓慢退镜,或可用导丝疏通镜鞘之间,切忌盲目暴力退镜,必要时可连导入鞘一起退出,之后剪开外鞘。

④负压技术中碎石屑可能对输尿管镜体本身存在损伤,建议负压技术下可优先使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

⑤负压技术通过高灌注液体流量及负压吸引装置带走碎石粉末和激光产生的热量,建议持续灌注流量需≥40ml/min。

⑥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在吸引清石时,可适当增加灌注水流,并需注意灌注水流和吸引水流的方向。

⑦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因手术时间延长,输尿管痉挛可能导致退鞘困难,建议退鞘时可在直视下退鞘,同时退鞘时可将负压吸引关闭,发生退鞘困难,可加深麻醉、适当增加肌松药和镇痛药,等待后缓慢退鞘,避免因盲目退鞘导致 的输尿管黏膜剥脱。

⑧负压技术吸引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肾盂黏膜渗血等,导致手术失败。

 

来源:陈斌、白培德.《负压技术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3,38(8):565-568.

下一篇
负压技术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1
前言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包括硬镜和软镜)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负压技术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的联合应用,不但能够提高一期手术的结石清除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肾盂内压力从而降低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率。国内泌尿系结石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并结合相关文献及此领域的热点问题,编写此共识。   负压技术 负压技术是指泌尿外科医师在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通过负压吸引方法降低肾盂内压力的技术,包括输尿管镜直接负压吸引、输尿管镜外插入输尿管导管连接负压吸引、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等。该文重点探讨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的应用规范,其不但能够降低肾盂内压力从而减少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同时能够通过高灌注液体流量及负压吸引装置带走碎石粉末和激光产生的热量,提高一期手术的结石清除率,减轻高热对肾盂输尿管黏膜的损伤,减少输尿管狭窄的发生。   术前准备 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在术前检查评估、医务人员保障及科室条件保障、器械设备配置、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前感染控制、是否术前置管等方面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原则上差异,部分争议点经专家探讨如下。 术前检查评估 按上尿路结石的常规术前准备,此部分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差异,建议术前完善尿常规及中段尿培养。 医务人员保障及科室条件保障 开展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需要主治医师以上,熟练掌握输尿管镜手术操作技巧,开展初期医护团队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科室需具备专业的结石诊疗团队和疑难患者MDT,能够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器械设备配置 手术医师应根据各自掌握的负压技术以及所在诊疗中心具备的负压技术设备,选择合适的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及相应的负压器械设备配置。其他如导丝、激光光纤、套石网篮、输尿管内支架等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使用的器械设备相同。 适应症及禁忌症 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差异。但联合使用负压技术,综合考虑结石大小、CT值、手术时间、患者基本情况等方面,可将适应证适当放宽至3cm以下的上尿路结石,特殊情况下可作为3cm以上的上尿路结石的替代治疗,如孤立肾、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等。 术前感染的控制 术前感染的控制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无差异。建议对于按HALF分组的高危组、无症状菌尿组、发热组或者敏感抗生素治疗1周尿培养无法转阴的患者优先使用负压技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以降低术后尿源性脓毒症发生的风险。对于术前合并急性感染的患者建议一期肾造瘘外引流或双J管内引流后,二期联合负压技术手术。 是否术前置管 术前不建议常规置管,但因带负压吸引的输尿管导入鞘若因输尿管狭窄,镜鞘之间液体流通受阻,灌注加大的同时负压无法吸引为负压技术的手术禁忌证,故建议对于术前有明确感染、输尿管狭窄、扭曲、结石体积较大或预计手术时间过长患者,可术前置管1~2周。   来源:陈斌、白培德.《负压技术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3,38(8): 565-568.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