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经皮肾穿刺位点及入路

来自  大家泌尿  2023-10-13

指导原则

 

1.最佳穿刺入路为直达目标盏的最短通道。

 

2.通过肾实质及外侧肾盏再进入肾盂。

 

3.尽可能选择后组肾盏穿刺进入肾盂。

 

4.对于复杂性肾结石,尽可能选择合适的单通道处理多肾盏结石,必要时亦可建立多个穿刺通道。

 

5.皮肾通道建立时应避开肾脏周围邻近脏器(如胸膜、肺、结肠等),避免副损伤。

 

 

穿刺点的范围

 

俯卧位的穿刺位点的上界一般在12肋以下,下界在髂嵴以上,两侧在肩胛线和腋后线之间。一般选择肾下极入路并发症较少,成为许多术者行经皮肾镜的首选入路。

 

某些特殊情况结石,如孤立肾上盏结石可能需要选择肾上极入路。与肾盏漏斗部平行的通道最有利于硬镜观察结石及进入肾盂,并且术中不需要摆动硬镜,可以获得较好的观察视野,大大减少肾损伤的相关风险。对于孤立的肾盏结石,穿刺路径的最佳选择是直接穿刺进入结石盏。但是对于位于前组肾盏的结石直接进入肾盏的方式可能不理想,因穿刺进入肾盏后常常和集合系统形成锐角,使观察镜难以进入肾盂,给手术带来困难。因此,对于结石负荷较小的前组肾结石,通过后组的肾盏间接穿刺,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于结石负荷较大的前组结石,通过合适的体位选择直接穿刺结石所在肾盏入路可能获得最佳的取石效果。对于非鹿角型的较大结石选择后组下盏或中盏穿刺入路较为安全,可获较为理想的取石效果。

 

 

肋上穿刺的选择及入路设计

 

不适合肋下穿刺的情况:

 

1.目标结石主要分布在肾上盏、肾脏位置上移;

 

2.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或输尿管上段狭窄需要同期行腔内处理;

 

3.下极具有多个肾盏漏斗并含有结石;

 

4.合并存在输尿管结石;

 

5.完全鹿角型结石上极结石数量较多和马蹄肾结石;

 

6. 术中结石分布较为广泛,通过肾下极如果取石效果不佳,肋间穿刺也是最常用的补救措施。

 

穿刺目标为肾上极可经肋下、肋间和肋上穿刺。对于肾上盏孤立结石或者肾上极憩室内结石,可采用直接穿刺目标盏。入路选择可选沿肋下斜向上朝肾上极目标盏穿刺,但是皮肾通道在肾实质内较长,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并且硬镜直接由肾上盏进入肾盂较为困难,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肾脏的撕裂伤。在B超引导下通过第11肋尖和第12肋尖部位穿刺进入肾上极目标盏,此种路径穿刺位置较好,发生胸膜损伤的风险较垂直穿刺小。也有术者遇肾脏位置较高时选用双针穿刺法:通过中部或下部肾盏置入穿刺针,将肾脏往肾下极牵拉,再通过肾上盏建立第二个穿刺通道。但患者既往有相关手术史或者存在肾周感染时肾脏的移动度受限,可能不适合此种方法穿刺。

 

 

多通道的穿刺选择及入路

 

如果肾盏结石超过2.0cm,硬镜无法通过第一通道进入该结石盏;或者结石小于2.0cm,但用软镜不能通过第一通道进入肾盏;或者单一通道同期处理输尿管结石失败,多个通道是常见的选择。多通道可以在行I期PCNL时建立,若结石负荷较大碎石时间较长或出血较多,也可以在Ⅱ期PCNL时建立。对于鹿角型结石的治疗,多通道经皮肾镜是常用的选择。随着影像学的进步,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为PCNL穿刺点的选择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对于孤立肾复杂性结石患者,通常根据三维CT重建及术中B超引导建立合适的单通道碎石。对于残石宜谨慎选择多通道,可选用软镜或者ESWL作补救治疗。

 

来源:《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下一篇
输尿管镜手术应用范围
(一)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整个手术过程在人体自然腔道内完成,患者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方式可反复进行。   随着设备的不断进步,输尿管软镜配合高效的钬激光尝试处理较大负荷的肾结石(>2cm),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术后取得良好清石效果,但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排石情况。对较大的肾结石也可分期手术,减少术后碎片梗阻或“石街”的形成。   对于复杂的肾结石,单一手术方式往往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的“双镜联合手术”可作为一种不错的选择。由于经皮肾工作通道的建立,从软镜灌注的水可以直接从经皮肾工作通道流出,从而有效地降低肾盂内压,使视野保持清晰,并且能减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输尿管软镜可协助经皮肾镜完成平行盏的碎石,减少经皮肾镜的撬动,而经皮肾镜通道又可将软镜粉碎的结石冲出,提高清石率。     (二)肾盂与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镜是诊断肾盂与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方法,配合活检钳可对可疑组织进行活检取样,为手术留取充分证据。   肾输尿管全切是治疗肾盂与输尿管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腔内治疗同样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目前腔内治疗的适应证包括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病、孤立肾、合并重大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根治手术的患者。有指南提出,1cm以下肾盂与输尿管肿瘤,无侵入性生长的影像学表现,建议行腔内治疗。     (三)妊娠妇女结石     妊娠妇女结石首选保守治疗,仅需对症处理,大多数结石可自行排出。如伴有严重的尿路感染,考虑因结石引起,可考虑行双J导管置入或肾造瘘引流感染灶,定期更换双J导管,待生育完成后再行手术。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同样可行,碎石器以钬激光为宜,气压弹道也可使用,不推荐液电碎石器及超声碎石器。胎儿6个月以内尽量选择半身麻醉,6个月以上可选择全身麻醉,麻醉药物使用需谨慎,术前如果判断手术时间短,可选择局麻,但容易导致患者不适。     (四)儿童结石     随着输尿管镜的管径越来越小,输尿管镜已成为处理儿童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案。手术方式与成人无较大差异,但儿童膀胱容量较小,需合理控制手术时间。     来源:《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