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步骤

来自  大家泌尿  2023-10-19

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需要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和丰富的手术经验。该手术操作范围在血管丰富的盆腔内,属于解剖性手术,操作中容易损伤盆腔静脉、动脉出血。在辨认清楚解剖结构标志的前提下,小心分离,是避免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1. 腹腔镜局限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①进入耻骨后间隙,可见耻骨弓、前列腺等结构,辨认髂血管,观察髂外动脉搏动,显露髂外静脉。②在髂外静脉内下缘沿耻骨支内侧壁向深处游离,可显露闭孔神经,自上而下整块清除闭孔神经旁的淋巴组织,将切下的淋巴组织从套管内取出。局限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为:闭孔区域(图1,图2)。

 

 

2.腹腔镜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扩大淋巴结清扫术中,淋巴清扫范围上界为主动脉分叉,下界为旋髂静脉和Cooper韧带、髂外动脉外侧缘等盆腔淋巴组织。盆腔淋巴结主要划分为5组,髂外组、髂总组、闭孔组、髂内组、骶前组。清扫后血管呈骨骼化状态(图1,图2)。

 

 

 

(1)闭孔区淋巴结组清扫边界:上缘是髂外静脉,下缘是闭孔神经,头侧为髂总静脉分叉,尾侧为髂外静脉下缘和耻骨之间。沿髂外静脉外筋膜丛向下切开,切口线延伸到髂外静脉与耻骨(Cooper韧带)交叉。沿静脉下缘边界将纤维淋巴脂肪组织剥除,直接分离静脉壁外膜和侧面骨盆壁。静脉下方清扫至盆壁闭孔肌肉。

 

(2)骼内淋巴结组清扫边界:上缘是闭孔神经,下缘是前列腺神经血管束(NVB)的外侧缘,头侧是输尿管,尾侧是闭孔。髂腰肌的侧面与髂内动脉之间,包括髂内动脉所有分支到髂总动脉分叉的淋巴组织。沿上述闭孔神经从顶部向下清扫,直到闭孔及前列腺NVB。

 

(3)髂外淋巴结组清扫边界:上界为髂外动脉上缘,下界为髂外静脉下缘,头侧为髂总动脉分叉,尾侧为腹股沟管附近的Cloquet淋巴结。特别要清除Cloquet淋巴结。沿髂外动脉走行纵行剖开纤维脂肪组织,然后翻转剥离,将髂外动脉拉向内侧以清除髂外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

 

(4)髂总淋巴结组清扫范围:髂总动静脉(清除长度至少3cm以上)周围纤维淋巴脂肪组织,头侧是腹主动脉分叉,尾侧是髂总动脉分叉。特别要清除坐骨前区(Marcille窝)淋巴结。沿髂总、髂外动脉走行纵行剖开纤维脂肪组织,然后翻转剥离,将髂总动脉拉向内侧以清除髂总静脉周围的所有淋巴组织,向尾侧方向清除(包括Marcille窝)残留盆壁的淋巴结。

 

(5)骶前淋巴结组清扫范围: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分叉下方,左右髂总血管之间的三角区域。平第5腰椎体及骶髂关节前面,为最后清扫的区域。清扫方法同前。完成上述淋巴结清扫后,继续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

 

来源:《前列腺疾病诊疗学》

 

下一篇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挛缩诊治专家共识-预测因素
术前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有研究表明,术前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BNC发生率高于单纯BPH患者。分析认为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手术后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加重的情况,炎症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浸润膀胱颈部,导致膀胱颈部纤维化程度升高,膀胱颈部形成瘢痕并硬化。BNC患者膀胱颈部发生炎症与纤维化的比率较高,这可能是BNC发生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     小体积BPH    有研究发现,小体积BPH患者行TURP后BNC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此类患者膀胱颈部发生纤维化,环状纤维张力增加导致功能失调。手术过程中膀胱颈部余留的环状纤维在瘢痕重新愈合时容易形成梗阻,这可能导致术后BNC的发生。小体积BPH患者膀胱颈部三角区常出现抬高,切除前列腺中叶和打开膀胱颈部纤维环使膀胱颈部牵拉力降低,膀胱颈上抬,颈口变小,这可能是造成此类患者BNC的原因之一。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中小体积BPH患者TURP后发生BNC的独立危险因素。尿路感染可导致尿道黏膜水肿充血、渗出、尿道口肉芽软组织增生、膀胱颈局部组织纤维化。长期尿路感染会延长术后局部组织创面愈合时间,创伤纤维组织增生。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膀胱颈部黏膜发生坏死会导致发生狭窄。     术中操作    TURP术程中电凝次数过多(>12次)、工作电流强度过大(>160 W)、电凝切开层次过深(如切开至外膜脂肪层)、电凝操作时间过长(>44 min)、切除效率过低(≤0.5 g/min),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膀胱颈和周围组织灼伤,供血减少造成组织坏死,纤维组织瘢痕形成导致纤维化,从而引起BNC的发生。手术过程中单位时间切除重量过低(≤0.5 g/min)导致膀胱颈灼烧时间延长,对BNC发生也具有一定影响。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医师可快速精准完成切除手术,降低BNC的发生率。经验少或术中止血处理不当,使膀胱颈部缝合过紧,造成膀胱颈部及尿道黏膜损伤或腺体残留,会导致瘢痕形成,从而影响伤口愈合,易引发膀胱颈部瘢痕狭窄。     术后留置导尿管    前列腺术后早期反复插拔留置导尿管或未对导尿管清洁,易滋生细菌导致创面感染。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管径过粗易产生过度牵拉,导尿管长时间压迫造成黏膜缺血,损伤膀胱颈部,加重炎性反应从而引起尿路感染。而患者因导尿管对膀胱、尿道的刺激,自行牵扯导尿管造成膀胱颈部损伤会引发炎症感染。     其他因素    有研究显示,不同手术方法的选择可能对术后BNC发生产生影响。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可作为预测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标志物。患者年龄、吸烟状况、高血压、糖尿病也可能是BNC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来源:良性前列腺增生专业防控联盟专家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挛缩诊治专家共识》[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3:1-9.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