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灌注即通过尿管将稀释后的高浓度抗癌药物直接送达到膀胱表面,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处,达到杀灭或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起治疗和预防作用,还可降低其复发风险[1]。
一、膀胱灌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根据NMIBC复发风险及预后分级):
低危组:单发、Ta期,低级别(G1)、肿瘤直径<3cm(以上条件需同时满足);
高危组:多发且复发的Ta期低级别、高级别(G3)、T1期(具备任一条件即可)、Tis;
中危组:除以上两类的其他情况,包括肿瘤多发、复发、Ta期低级别(G1-G2)、肿瘤直径>3cm等;
以下条件满足任一条件即符合:①T1期高级别癌合并原位癌;②多发、复发或肿瘤直径>3cm的T1期高级别癌;③TURBT后病理组织标本伴有淋巴血管浸润(LVI)或特殊类型尿路上皮癌(腺样分化、鳞状分化、神经内分泌分化等)。
2.禁忌证:膀胱穿孔、肉眼血尿、急性泌尿系统感染[1]。
二、膀胱灌注的注意事项
1.操作者
①明确患者灌注的用药方案,尤其是药名、疗程、剂量和浓度;
②熟悉膀胱灌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疗程、用药;
③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心理、营养、疾病与治疗认识程度、配合程度;
④评估患者是否有尿痛、尿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2];
⑤强调尊重患者知情权,告知患者灌注目的、灌注疗程、灌注药物、灌注间隔时间、灌注配合、灌注后自我观察和护理;
⑥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抗肿瘤药物配制考核。
2.患者
患者灌注前排空尿液,灌注前4~6h内禁止大量饮水、禁止饮用含咖啡因饮料或使用利尿剂。
3.环境
①自身防护:配药与灌注过程应佩戴无渗透性纤维织成的隔离衣、袖套、外科口罩或面罩、双层手套、护目镜或防护眼罩、鞋套;
②操作环境:操作台面应垫防渗透吸水垫,污染或操作结束时应及时更换;
③配制后的残余药品和废弃物按照化疗废弃物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管理
①强调使用手套前后,接触药物、制剂、患者排泄物、衬垫、配药台前后正确洗手;
②配制场所做好通风、消毒与清洁,空气微粒、沉降菌落数、送风口和出风口风速等每半年进行安全测试[2];
③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基于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测膀胱灌注化疗职业暴露风险;按照FMEA的风险计算方法评估风险优先值(RPN)、严重度(S)、可侦测度(D)及发生率(O),再根据RPN采取措施,优先改进和预防。
注:RPN<10分表示风险极低;10-25分表示风险较低;>25分表示风险较高,须拟定改进和预防措施。
三、笔者感言
膀胱灌注治疗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职业暴露操作。有意义之处在于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作繁忙,医院条件受限导致科室防护条件不足,操作者培训力度不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不扎实、清洁消毒不彻底、灌药和拔管过程中药液漏出等种种原因增加了膀胱灌注化疗的职业暴露风险。
目前国内外在膀胱灌注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灌注用药,缺乏流程规范、工具选择方面的高质量研究,也缺乏现代信息科技技术与患者延续护理结合应用的相关报道,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总结膀胱灌注时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提高对此项操作的关注度,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更好的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1,43(10): 1027-1033.
[2] 张卓, 张文圣, 万滨, 等. 大剂量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21,59(20):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