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指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安全共识精要

来自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9-01-25

虽然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技术安全性高于普通单极电切,但是绝大多数前列腺增生患者为高龄人群,且多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因此,安全有效地使用该技术对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9896810.png


一、医院、科室条件保障


1.组织架构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安全顺利开展,需要医院及科室的政策扶持和硬件保障,开展该技术的医院及科室需要具备多学科协作会诊、转诊机制和应对危急重症的应急处理能力,以最大限度保证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


2.患者管理


应重视患者的全程管理。手术前患者应完成“安全评估”———“疾病教育”———“知情同意”的流程式管理;手术后患者需完成“疗效评估与不良反应处理”“患者自我监管与心理预期储备”的管理和教育;出院后患者尚需配合完成“后续信息反馈”,确保患者对手术可能带来的获益与风险具有正确认知和接受度。


二、实施操作


1.患者评估


包括一般状况、心肺功能、前列腺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尿流动力学检查等。


2.手术适应证


①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具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LUTS)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可选择TUPKP,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下列并发症的BPH患者亦有指征:反复尿潴留、反复血尿、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继发性上尿路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合并腹股沟疝、严重的痔疮或脱肛、残余尿明显增多以致充溢性尿失禁。


②能够耐受麻醉及手术。


3.手术禁忌证


手术禁忌证是相对的,随着技术的改进和术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多数患者在充分准备后若条件适合仍可接受手术。


术者应当充分权衡患者可能的受益与风险,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制定手术方案,对于以下患者尤应慎重选择手术方案:


(1)年龄60岁以下或前列腺体积不大(<30 ml)而LUTS症状重的患者;


(2)保留勃起功能意愿强烈的患者;


(3)心肺功能差的高龄患者。


对于前列腺体积较大(>80 ml)的患者,初学者应慎重采用TUPKP术,因为欧美等国家指南均以前列腺体积80 ml作为电切手术的上限。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支持对于更大体积的前列腺,电切手术依然可以达到与开放手术或激光手术相当的效果,但应由具备一定等离子电切手术经验的术者来操作


4.临床操作


常用手术方式有TUPK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开术(TUIP)两种。TUPKP又分为传统逐步切除法(C-TUPK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法(TUKEP)。


(1)术式选择


TUIP推荐用于前列腺体积<30 ml的BPH患者,效果与TUPKP相当。与传统C-TUPKP相比,TUIP手术并发症更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更安全。


对于前列腺体积>80 ml的患者,两种术式均可采用,且疗效相当,但TUIP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率高于TUPKP。此外,对术者而言,TUKEP学习曲线较长。


(2)手术切除范围


切除范围除突入膀胱内的腺体外,应限于前列腺窝内,近端不超过膀胱颈部,远端一般不超过精阜平面,四周则以前列腺包膜为界。同时,术中应仔细辨认到达包膜深度时的创面,尽可能避免损伤前列腺包膜。通常包膜穿孔的部位最容易发生在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电切这些部位时应该注意。此外,对于保留性功能意愿强烈及难以耐受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应以解除梗阻为主,不过分追求切除的彻底性。


(3)切割时必须保持视野清晰


视野不清时不作盲目切割,以免误切正常组织,引起膀胱穿孔、包膜穿孔、括约肌损伤等并发症。一般视野不清为动脉出血所致,此时应该改变电切镜的角度和方向,找到出血点,止血后再继续切割。


(4)按顺序切割,切忌无序切割


切除部位的解剖标志或层次不清时,应仔细辨认,只有在看清后才可继续切割。而精阜是辨认前列腺尖和外括约肌的关键标志,术中尽量保留。


(5)电凝止血贯穿手术始终


动脉出血必须及时电凝止血,原则上是先止血再电切。采用先切5、7点标志沟的方法,可以起到阻断血供、减少出血的作用。


(6)生命体征监测


术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密切监测血常规、电解质及血气分析变化。尤其是当手术时间超过3h后,应警惕循环负荷增加等并发症,若生化指标异常应尽早结束手术。


5.疗效评估


鉴于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与其他术式一样存在术后复发的问题,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患者长期随访机制。


三、临床风险事件的管理和控制


1.不良反应的管理


大量随机临床研究(RCT)证据表明TUPKP与TURP的有效性相当,但安全性要比TURP和开放手术好。术者应注意操作细节,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把握手术指征;②术中严格止血,规范有序操作;③注重术后管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引流通畅;④关注患者拔管后排尿症状,必要时及时药物干预。


(1)创面出血


术中严格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方能结束手术。如果术后出现下列情况,应急诊在电切镜下清除血凝块并重新止血:①膀胱冲洗液颜色突然变红,经牵拉气囊无缓解;②血红蛋白持续性下降;③出现血压显著下降及心率显著加快;④膀胱内血凝块形成,经常规抽吸无法恢复冲洗通畅。


术后1~3个月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及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如出现轻度血尿,嘱患者多饮水,严重出血或形成膀胱内血肿时处理同围手术期


(2)术中循环负荷增加


循环负荷增加的情况在高龄患者中并不鲜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建议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采取预防措施:①确保引流通畅,防止因引流不畅而增加膀胱压力,从而增加冲洗液的吸收;②监测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血浆Na+浓度及心脏情况等;③轻度的灌洗液吸收可酌情使用利尿剂;如渗液较多且有严重的腹膜刺激征时,应行耻骨上及腹腔置管引流;对术后早期


有恶心、呕吐、低血压或高血压、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及时监测电解质及血浆渗透压。


(3)术后膀胱痉挛


①积极镇痛、解痉及止血;②可适当调整气囊大小,同时根据引流液颜色调整冲洗速度,及时清除膀胱内血凝块;③术后冲洗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30℃,减少低温盐水对膀胱的刺激;④消除紧张因素,使患者全身放松。


(4)术后LUTS/膀胱活动过度症(OAB)


①对可疑不稳定性膀胱患者术前应行尿动力学检查;②术前服用α受体阻滞剂和抗胆碱药物,减少术后膀胱痉挛和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③拔除导尿管后,如患者仍存在尿频、尿急或者急迫性尿失禁,可服用α受体阻滞剂和抗胆碱药物治疗。


(5)术后导尿管堵塞


①术中将切除组织或血凝块彻底清除;②术后应根据冲洗液的颜色调节冲洗速度,避免血凝块形成;③如发现导尿管引流不畅且排除导尿管滑脱,应尽早使用注射器加压反复抽吸,将血块或组织碎片吸出或更换导尿管。


(6)包膜穿孔与外渗的处理


轻度的包膜穿孔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灌洗液外渗,无需特殊处理。如发生严重的交通性穿孔,因灌洗液大量进入膀胱周围间隙及后腹膜间隙,会导致大量的冲洗液吸收。如及时发现且渗液不多,应尽快结束手术并于术后应用利尿剂,一般可自行恢复;如渗液较多且有严重的腹膜刺激征时,应行耻骨上置管引流。


(7)术后尿道狭窄


术后尿道狭窄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技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对于术前存在尿道外口狭窄者,可行尿道外口切开术或尿道扩张术;②术后留置导尿管不宜过粗;③导尿管保留时间不可过长;④术后尿道狭窄,根据尿道狭窄的部位及程度行尿道扩张或尿道狭窄切开/切除术。


(8)术后急性尿潴留


一旦发生可行导尿术并口服α受体阻滞剂。


(9)术后勃起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术前性功能状况及术中是否穿破前列腺包膜有关。术前性功能有减退者,术后发生性功能低下的比例较高。


(10)术后逆行射精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有一半以上患者出现逆行射精。术中应尽量保留膀胱颈部的括约肌,可减少逆行性射精发生。


(11)术后白细胞尿


白细胞尿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常见症状,随着手术创面的愈合,白细胞尿可自然好转,不需要进行临床干预。


(12)血栓性疾病


术后卧床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血栓脱落导致的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建议根据术后冲洗液颜色尽量减少止血药物的使用,并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对于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术前常规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术后患者如有下肢肿痛,应尽早行彩超检查。


2.特殊人群处理


前列腺增生患者均为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内科疾患。建立完备的多学科合作机制是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的有效方式。


(1)高龄患者


高龄患者心肺功能储备较一般患者低,术中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格止血,术后应严密观察。


(2)器官功能不全患者


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应该与相关科室合作制定治疗方案,待器官功能不全得以纠正后方可实施手术。


(3)糖尿病患者


注意饮食调节、血糖监控,围手术期间积极维持原代谢疾病的药物治疗,必要时与相关科室联系进行相关药物的剂量调整。


(4)凝血功能异常


术前应详细评估凝血功能并酌情停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5)痴呆患者


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术后需要专人陪护并严格制动。


参考文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创等离子手术体系及云规划解决方案项目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安全共识(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23(12):890-894.

下一篇
【指南】尿道下裂临床表现和诊断
尿道下裂是由于前尿道发育不全,胚胎发育过程中尿生殖沟没有自后向前在中线完全闭合,造成尿道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阴茎畸形。近年来,尿道下裂发病率不断增高,尤其是重度尿道下裂。然而,其手术治疗原则、理念、技巧仍非常具有挑战性。一、病因尿道下裂的发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已证实的原因包括:雄激素受体异常、遗传基因突变、内分泌失调、异常细胞间信息传递、表皮生长因子表达降低和环境因素等。二、临床表现1.异位尿道口尿道口可异位于从正常尿道口近端至会阴部尿道的任何部位。部分尿道口有轻度狭窄,其远端可以有黏膜样浅沟;如果尿道海绵体缺如,远端尿道常为膜状;尿道口位于阴茎体近端时尿线向后,患儿蹲位排尿。2.阴茎下弯即阴茎向腹侧弯曲,是尿道下裂伴随的严重问题,既影响外观也影响功能。国外尿道下裂合并明显阴茎下弯者约占35%,国内就诊患儿以中、重度下裂居多,阴茎下弯比例较高,下弯程度也较重。按阴茎头与阴茎体纵轴的夹角,可将阴茎下弯分为:①轻度:小于15°;②中度:15°~35°;③重度:大于35°。导致阴茎下弯的原因主要是,尿道口远端尿道板纤维组织增生,阴茎体尿道腹侧皮下各层组织缺乏,阴茎海绵体背、腹两侧不对称。3.包皮的异常分布阴茎头腹侧包皮因未能在中线融合,所以包皮系带缺如,包皮在阴茎头背侧呈帽状堆积。三、伴发畸形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以及睪丸下降不全是尿道下裂最常见的伴发畸形,各占约9%。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常合并阴茎、阴囊转位,也有合并阴茎扭转及小阴茎、重复尿道等。其他畸形中,以前列腺囊最常见,在重度尿道下裂中发生率约为15%。前列腺囊可能是副中肾管退化不全或尿生殖窦男性化不全的遗迹,开口于前列腺部尿道的后方向膀胱后方延伸,形成一个大的囊腔,可并发感染、结石,也可影响插导尿管。如果并发感染,以反复附睾炎最常见,特别是尿道成形术后尿道延长、尿道阻力增加,易伴发附睾炎。可通过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岀,尿道镜检查、超声及CT可明确其位置。少数尿道下裂患儿合并肛门直肠畸形、心血管畸形和胸壁畸形。四、诊断除巨尿道口伴包皮完整(MP)型尿道下裂外,大多数尿道下裂出生时可被确诊。当尿道下裂合并隐睾时,要注意鉴别有无性发育异常(DSD),尤其是重型尿道下裂,若伴有性腺位置异常、形态异常时应高度重视,并必须做相应检查,如染色体检查、SRY基因检查和性腺超声,甚至性腺探查,以除外性别发育异常。有条件者,需到内分泌科室做详细检查、评估。最常见的尿道下裂合并DSD为混合性腺发育不全、卵睾DSD等。五、手术治疗1.年龄选择只要麻醉保证安全,阴茎局部条件好,即可早期手术。国外首次手术年龄一般在6~18个月,由于小儿3岁内阴茎增长幅度很小,且早期治疗可减少患儿心理负担,故建议手术在3岁内完成。如患儿年龄过大,特别是青春期后阴茎明显发育,修复尿道的阴茎皮肤相对少,手术操作困难,局部易发生感染,术后并发症会较青春期前治疗明显增加。2.激素使用使用激素的副作用绝大多数可耐受,可一过性影响患儿的行为,阴毛的生长,增加勃起及术中出血概率等,长期副作用尚未报道,尚没有证据表明会影响骨骼发育。对于术前使用激素治疗的患儿,建议停药2个月后行手术治疗,避免术中出血过多。3.手术方法有无阴茎下弯和下弯严重程度是选择术式的关键因素,无论选用何种手术方法均应达到目前公认的治愈标准:①阴茎下弯完全矫正;②尿道口正位于阴茎头;③阴茎外观满意,与正常人一样站立排尿,成年以后能够进行正常性生活。尿道下裂治疗远期最重要的是家长或患儿对阴茎外观的满意程度。(1)阴茎下弯矫正术中人工勃起试验仍是检验阴茎下弯矫正的有效方法,应常规进行。国内手术患者通过单纯腹侧松解纤维组织多不能彻底矫正阴茎下弯。若残留轻度下弯,阴茎背侧白膜紧缩是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方法:沿阴茎海绵体白膜向背侧游离,将Buck筋膜和阴茎背侧血管神经束牵起,在阴茎背侧中线及两侧直接缝合白膜3针进行紧缩。阴茎海绵体不对称,可通过切开腹侧白膜,补鞘膜囊组织片或真皮片延长腹侧白膜完成。如松解腹侧纤维组织后阴茎下弯>30°,常需切断尿道板矫正;如切断尿道板后仍残留阴茎下弯,则加做阴茎背侧白膜紧缩。(2)无需切断尿道板手术通过阴茎皮肤脱套,腹侧松解纤维组织,或阴茎背侧白膜紧缩等,如能彻底矫正阴茎下弯,则可行保留尿道板手术。这类手术的特点是用异位尿道口远端尿道板作为修复尿道的部分材料,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成功率高于合并阴茎下弯的患者。具体术式如下:①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MAGPI):适用于阴茎头型、少数冠状沟型且尿道海绵体发育好的病例,远端尿道为膜状尿道时慎用此术式。②加盖岛状皮瓣法(Onlay Island Flap法):适用于尿道板发育好,尿道口位于阴茎体、阴茎根部的病例;术后尿道痿、尿道狭窄、尿道憩室样扩张发生率低,术后阴茎外观好。③尿道板纵切卷管法(Snodgrass或TIP法):主要特点是自尿道板正中纵行切开,向两侧游离、扩展,加宽尿道板后,缝合成形尿道;适用于尿道板发育较好的前型尿道下裂,简单易学术后尿道口呈裂隙状,使阴茎头和尿道口更美观;也适用于失败的尿道下裂修复、长段尿道瘘修补;不适用于近端型合并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④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或flip-flap法):适用于冠状沟下型及尿道口位于阴茎体前1/3的患者,要求阴茎头发育好,阴茎腹侧皮下组织充裕;其缺点是阴茎头小的病例易合并尿道口狭窄,不适用于尿道缺损长的病例;由于术后阴茎外观不太令人满意.本术式基本被TIP取代。Onlay和TIP手术是被公认的治疗保留尿道板尿道下裂的最好办法。TIP操作更简单,一般认为阴茎头越大、尿道板宽度越大,手术越简单。而Onlay手术对于尿道板宽度要求不高,如果尿道板发育一般,Onlay手术更具优势,但其操作有定难度。因此,鉴于尿道下裂各型差异大、修复要求高,医师应结合患者特点和自己对各种手术的理解及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3)需切断尿道板手术切断尿道板后,新尿道均需用代替物形成,术后并发症高,是困扰治疗尿道下裂的医生多年的难题。目前主要应用的手术包括一期和分期尿道成形术。主要的一期手术包括:①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Duckett法):包皮是尿道良好的替代材料,取材方便,没有毛发,耐受尿液刺激;Duckett法充分利用了阴茎皮肤的生理解剖特点,手术步骤设计合理巧妙,术后阴茎外观漂亮;缺点是,操作复杂、手术技巧要求高,需积累经验,才能取得满意效果;对于尿道缺损长,单纯岛状皮瓣不能弥补的患者,需要在尿道口周围做Duplay成形,即Duckett+Duplay手术。②KoyanagI术式:充分利用包皮及阴茎皮肤,皮瓣材料充足,重建尿道从原尿道口到新尿道口间没有吻合口,不易发生尿道狭窄,尤其对伴有阴茎阴囊转位阴茎下曲严重、包皮量不足的重型尿道下裂患者具有优势;缺点是手术技术难度较高。分期手术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期矫正阴茎下弯,预铺尿道板;二期尿道成形。一期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术式包括:①Byars皮瓣手术:将背侧包皮转至腹侧预铺平整的尿道床,最好切开阴茎头,将皮肤填入阴茎头缺损区;缺点是,转移的包皮不光滑,会引起远期的排尿和射精异常;二期尿道成形时尿道口和阴茎头成形有一定困难,尿道口经常开在冠状沟。②Bracka手术:取游离包皮或口腔黏膜片预铺尿道板,如包皮充裕,最好取茎包皮,如阴茎局部没有修复材料,可取口腔黏膜,将游离移植物去掉脂肪,阴茎腹侧一定要切开阴茎头,将游离移植物固定在尿道口至舟状窝之间,形成光滑的尿道板,创面加压包扎;优点是,尿道表面光滑、排尿通畅,尿道口和阴茎头成形满意;缺点是,如果游离移植物坏死,对再次手术带来很大困难。③一期部分尿道成形术(部分重建尿道):以部分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部分Duckett)为主,对于尿道缺失长,包皮不能完全替代的病例可以运用;岛状皮瓣代尿道远端经阴茎头下隧道戳出,成形正位尿道口和阴茎头,近端固定在阴茎体,6~12个月后,做近端尿道造瘘修补。二期成形术后仍有部分并发症,因此,术者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尽量一期完成手术,但若有以下情况可选择分期手术:①纤维化尿道板造成的重度阴茎下曲切断尿道板后长段尿道缺损,局部皮肤材料不足以完成矫形。②背侧包皮帽皮肤量不足或其形态、血供模式不适合取带蒂皮瓣重建尿道。③勉强一期手术难以得到可接受的外观。④手术医生对尿道下裂手术矫治经验不多。⑤对于失败的尿道下裂,如合并阴茎下弯没有矫正或尿道成形材料不充裕,也需要分期手术。六、术后并发症及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不可完全避免,但可以治愈。1.尿道瘘尿道痿是尿道成形术后最多发的合并症,目前公认的发生率在15%~30%。即使术者技术熟练,其发生率也在5%~10%。发现尿道瘘后不能马上修复,一般要术后6~12个月以上,待局部皮肤瘢痕软化,血液供应重建后再行第二次手术修复。位于阴茎根部、会阴部的小尿道痿有自愈的可能。修补尿道瘘前一定要了解患儿排尿情况,如有尿道狭窄,应先处理。还要明确尿道瘘的位置,尤其对于肉眼难以辨认针眼大的小尿道痿,可用缝针的针尾试探瘘口,或用手压住近端尿道,自尿道口注水,观察溢水部位,明确尿道痿位置。2.尿道狭窄一期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高,多发生在阴茎头段尿道和阴茎根吻合口处。术后3个月内的早期狭窄可用尿道扩张解决。若无效,需手术切开狭窄段行尿道造瘘,同时对狭窄段进行修补铺垫,为下次尿道成形创造条件。3.尿道憩室样扩张多见于行Duckett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手术的患儿。形成原因包括:成形尿道周围组织少、缺乏海绵体支撑,成形尿道过于宽大或不平整和远端尿道狭窄。对继发于尿道狭窄的小的尿道憩室样扩张,在解除狭窄后,大部分可好转,如憩室不能自愈,应在梗阻解除6个月后行憩室裁剪尿道修复术,对于没有尿道狭窄但憩室样扩张明显的患儿,憩室裁剪尿道修复亦应在第一次尿道成形术6~12个月后进行。4.残留阴茎下弯多为首次手术时阴茎下弯矫正不彻底或背侧白膜紧缩经Buck筋膜外在12点部位缝合一针引起。轻度下弯可行阴茎背侧海绵体白膜紧缩,重度下弯需横断尿道板,行分期手术。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学组.尿道下裂专家共识(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8,39(12):883-888..
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