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腔内治疗尿道疾病具有创伤相对较小、操作方便快捷、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相对于开放手术,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然而,尿道腔内操作自身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尿道腔内操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也使得医源性尿 道损伤的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
本文以经尿道治疗尿道疾病为中心,通过科室相关设备配置、操作医生培训、技术要求以及常见尿道疾病经尿道治疗的注意事项、并发症防治等方面,推荐经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疾病的安全共识。
1.尿道损伤诊治的条件保障
(1)设备配置
因各种微创手术在各级医院已陆续开展,经尿道各种操作器械或设备多是科室及手术室常规准备的。有条件的科室具有自己的消毒设备,可对一些常规的精密仪器进行消毒处理,重点应注意保持各种器械无菌、工作正常、性能优良等,以确保使用时的可靠性及患者接受治疗时的安全性。
(2)人员配备与培训
经尿道治疗尿道疾病是泌尿外科常规操作项目,普及度较广,手术级别低。应注重对下级医生的培养及监督,使其熟悉各种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避免不适当的操作给患者健康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2.经尿道治疗各种尿道疾病
(1)经尿道治疗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一直以来是泌尿外科诊治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经尿道治疗尿道狭窄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及风险小等优点。对于简单、初发的尿道狭窄,尿道扩张及尿道内切开术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青睐,部分偏远地区可能对尿道狭窄患者行多次反复尿道扩张或内切开治疗以缓解排尿困难症状,这样难免加重尿道狭窄的复杂性,给后期的尿道成形术带来难度。
故在行尿道扩张或经尿道内切开时,应严格把控手术指征。首诊的尿道狭窄、狭窄段小于1.0 cm的患者适合该手术方式;阴茎段尿道狭窄,不推荐使用内切开治疗;经尿道扩张或内切开治疗术后复发的患者,建议行尿道成形术以治愈尿道狭窄。
尿道扩张治疗时应避免暴力扩张,防止损伤正常尿道黏膜,而尿道内切开治疗应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注意保护正常尿道黏膜组织。
(2)尿道结石碎石及异物取出术
原发尿道结石相对较少见,多伴有尿道狭窄或膀胱内结石排出嵌顿于尿道,故在治疗尿道结石时根治尿道畸形或狭窄等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对于单纯尿道结石病程较长的患者,应注意术后结石再次复发并且排除尿道狭窄的可能;尿道异物多由患者自尿道口置入所致,所以在治疗前应积极开导患者以取得其对医生的信任而配合治疗。置入尿道异物多已发生尿道黏膜损伤,故同时应注意后期并发尿道狭窄可能。
(3)经尿道治疗尿道肿物(息肉、乳头状瘤、尿道癌)
尿道肿瘤是泌尿外科少见的疾病,良性肿瘤通过经尿道治疗多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切割的深度及保护周围正常黏膜组织,防止术后发生尿道狭窄;对于尿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肿瘤的浸润情况,经尿道治疗尿道恶性肿瘤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者,治疗后应嘱患者积极复查,监测肿瘤的复发情况。
(4)经尿道诊治尿道外伤
尿道外伤是近年来泌尿外科急诊接诊率上升的疾病之一,患者多因车祸或高空坠落所致,故大部分患者多伴有其他合并伤。接诊此类患者时,应重视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重要脏器合并伤的情况,急诊尿道会师术仅限于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对于危急患者或尿道会师困难者应果断改行膀胱造瘘以缓解尿潴留或尿外渗,二期行尿道成形术。
(5)经尿道治疗其他疾病(尿道瓣膜、尿道尖锐湿疣、尿失禁)
经尿道的各种操作或手术在诊疗一些少见的尿道疾病时也有一定优势,特别在治疗尿道瓣膜等先天性尿道疾病时不仅创伤小,手术效果亦理想。但因该类疾病少见,临床经验积累相对较少,故在诊治过程中应细致谨慎,避免尿道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泌尿外科分会.经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疾病安全共识(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24(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