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干货】肾囊肿最全总结

来自  大家泌尿  2019-07-19

肾囊性疾病,是以肾脏出现“囊性病变”为特征的一大类疾病,有些很常见,有些很少见,若不掌握各自特点,容易习惯性诊断常见病,而误诊或漏诊少见病。因此,归纳总结各肾囊性疾病的特点非常必要。


对肾囊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时,主要依据囊肿壁的厚薄、腔内分隔、囊撞结节及其钙化情况等而定,B超、CT、MRI在这方面各有优缺点,其中CT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1:Bosniak基于CT的肾囊肿分类


一、单纯性肾囊肿


单纯性肾囊肿(SRC)是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加,50岁以上人群高达25%以上。可单侧单发或多发,也可双侧多发,大多为Ⅰ类,少数为Ⅱ类。


1.诊断


(1)临床表现


通常无症状,多因健康查体或其他疾病做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罕有大到可触及的囊肿。最常见的自觉症状是患侧肾区疼痛,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或蛋白尿。


囊肿会随病程延长而增大,速度不定,一般比较缓慢;若增大迅速,要注意出血或癌变可能。


(2)辅助检查


首选B超检查。如超声检查结果可疑或模棱两可,CT扫描也很必要。


CT扫描良性囊肿的标准包括:①囊肿界限锐利,平滑薄璧;②囊内液体均一,通常密度<20 Hu,高密度见于囊液高蛋白质或囊肿出血;③囊肿没有增强。


2.治疗


单纯性肾囊肿进展缓慢,预后良好。无自觉症状或压迫梗阻影像学改变者,很少需要外科干预,定期影像复查即可。


需要外科处理的指征是:①有疼痛症状或心理压力者;②大于4 cm或有压迫梗阻影像学改变者;③有继发出血或怀疑癌变者。


治疗方法包括:①囊肿穿刺硬化术:无水乙醇穿刺硬化术,对小于8 cm的囊肿,有效率接近80%,为首选;②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如果不是为了解除囊肿造成的压迫梗阻症状或切除可疑癌变病灶,而仅仅是以消除囊肿为目的,不应推荐;③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可以有效地减压和缓解疼痛,有望成为大于8 cm的囊肿治疗的金标准。


二、肾盂旁囊肿


肾盂旁囊肿也叫肾窦囊肿,多为单发Ⅰ类囊肿,少有Ⅱ类囊肿。


1.诊断


(1)临床表现


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无症状的患者男女比例相近,多在影像学查体时偶然发现,有临床症状者则多见于男性,表现为腰部胀痛不适,血尿或高血压。


(2)辅助检查


依据影像学特征可明确诊断。


B超可见肾门附近有一液性暗区,但当囊肿延伸至肾窦内引起肾盂肾盏积水,或囊肿位于肾窦深处时,易误诊为肾盂积水。


IVU检查可发现肾门旁或肾窦内有一圆形肿物压迫肾盂、肾盏或上段输尿管,出现弧形压迹、变形、移位或拉长;较小的囊肿可无上述改变。


CT检查为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显示肾盂旁边界清楚均匀低密度的椭圆形包块,CT值为0~20 HU,增强前后CT值变化不大,即可诊断为肾盂旁囊肿。


(3)鉴别诊断


肾盂旁囊肿位于肾窦内,较大囊肿可向肾门突出,一般单发;而单纯肾囊肿多位于肾皮质区,可为单发或多发。


还要与肾脏积水鉴别,对于高密度的肾盂旁囊肿,还应该特别注意与囊性肾癌、肾盂癌相鉴别,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2.治疗


囊肿较小无症状者,可定期复查,严密随访。


对于囊肿较大,局部压迫肾盂肾盏出现临床症状者宜手术治疗,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很多优势,推荐首选。


三、肾盂源性囊肿


肾盂源性囊肿(PGC)也称肾盂肾盏囊肿或肾盂肾盏憩室,是位于肾髓质与肾盂肾盏相通的先天性囊肿,内衬移行上皮。


依据部位不同,分为两种类型:①1型:囊肿体积较小位于肾脏两极,常见于上极肾盏杯口的上方,与肾盏相通;②Ⅱ型:囊肿体积较大,位于肾脏中部,接与肾盂或肾大盏相通。


1.诊断


(1)临床表现


囊肿单个发生,以右肾多见,双肾发生者少见,直径为0.5~5.0 cm,患者可出现肾区疼痛、血尿、反复泌尿系感染。并发感染时血尿会显著加重。


(2)辅助检查


多经B超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囊肿中可能合并结石或占位病变。


腹部平片,发现肾皮质区有结石,应怀疑该类囊肿存在;少数囊肿壁可有钙化。


IVU显示肾盏周围有圆形边缘光滑的囊肿,囊中造影剂排泄迟缓,偶见与肾盏相通。IVU囊肿显影不良或不显影,需行逆行造影;若囊肿内有造影剂充盈,并与肾盂肾盏相通,即可确诊。


CT平扫见肾盂肾盏旁有囊性病变,囊壁偶有钙化,囊腔偶见结石或占位;增强扫描可见囊腔有造影剂充盈,并与肾盂相通。有造影剂充盈时,易被误诊为肾盏扩张或肾盏积水。


2.治疗


如无症状,无需治疗。症状轻,直径小于2.5 cm者可行保守治疗,但不宜作硬化治疗;症状重,憩室并发结石、肿瘤或直径大于2.5 cm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较大憩室如造成肾脏损害严重,可行肾切除术;较小憩室可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如憩室切除术、肾部分或(和)楔形切除术。腹腔镜可用于处理合适部位的较大囊肿。


四、髓质海绵肾


髓质海绵肾(MSK)是与遗传和发育相关的先天性异常。


1.诊断


(1)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约10%反复发生肾结石、菌尿症和肾盂肾炎。


(2)辅助检查


腹平片可能正常,也可能显示髓质肾钙质沉积像(表现为多个离散的肾椎体结石簇)。


IVU呈现“花束”或“画刷”征象。


CT扫描显示皮髓质交界处“钙化”。


2.治疗


MSK治疗似肾结石。


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亦称多囊肾(成人型)。


1.诊断


(1)临床表现


双肾多发Ⅱ类囊肿,多合并肝囊肿。其他肾外病变包括,心瓣膜病(概率25%)、脑动脉瘤(概率5%~10%)、胰腺囊肿、精囊囊肿等。常见症状高血压和肾衰。


体格检查可触及巨大肾脏和肝脏。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为首选,其诊断标准依据患者年龄而定。


2.治疗


(1)内科治疗


没有特效药物能治愈囊肿本身,仅是治疗肾囊性病的并发症,如高血压、感染、疼痛等。


(2)外科治疗


经皮穿刺抽吸减压可有效控制症状。


严重疼痛、反复严重出血,难以控制的感染尤其是体积特别大的多囊肾,手术切除可能是首选。肾切除与肾移植可同时进行,给移植肾创造空间,并缓解多囊肾的相关症状。


囊肿减压术,包括穿刺抽吸和去顶减压术,对缓解残存正常肾脏组织压力有一定作用。推荐后腹腔镜囊肿减压术,值得提醒的是由于囊肿多发,使用电刀行去顶减压术时,应避免对肾的热损伤;不推荐双侧同期施行开放性减压手术。


参考文献
[1]那彦群,叶章群,孙光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版).
[2]郭应禄,周利群.《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九版,共4卷)》第2卷.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下一篇
【专家论坛】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再认识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困扰着中国男性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观点认为该病以患者前列腺区域疼痛不适、排尿异常,甚至性功能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而出现的一类疾病,其中以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最为常见。 本文就CNP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之现状进行综述,浅谈对CNP的再认识。 1.CNP的概念 传统的Meares-Starmey分类方法是通过“四杯法”获取尿液,比较患者初始尿液(VB1)、中段尿液(VB2)、前列腺按摩液(EPS)、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B3)中白细胞的数量,以及细菌培养结果,将前列腺炎症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CNP和前列腺痛4种类型。 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中,将其分为4型(Ⅰ型~Ⅳ型),其中Ⅰ型相当于Meares-Starmey分类中的ABP;Ⅱ型相当于CBP,约占CP患者的5%~8%;Ⅲ型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约占CP患者的90%以上,可根据患者的EPS、精液、VB3中白细胞数量升高或正常进一步被分为ⅢA和ⅢB两种亚型;Ⅳ型为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IP),仅可在前列腺组织活检、精液、EPS及前列腺手术后的病理等检查时发现炎症证据。 NIH分类较先前的分类法有一定的进步,但临床实际操作过于繁琐,国内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1/4左右的泌尿外科医生将该分类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且其指导意义非常有限。 2.CNP的发病机制 CNP的发病机制复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理论尝试来揭示该病的发病原因。 早期观点认为,EPS细菌培养阳性与否是区分CBP和CNP的标准。但有多个相关病原学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的致病菌分布与正常对照人群相似,也有研究表明有相当比例的CNP患者的前列腺液中能够检测到细菌DNA。此外,炎症反应也被认为与CNP相关,有研究发现了在CNP患者及其动物模型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自身免疫活性升高的证据。 近期的研究表明,神经心理学因素、器官功能异常也与CNP的发生相关。 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可能通过疼痛敏化机制参与了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生与发展。当患者精神压力过大,对疼痛有灾难化认知,产生焦虑以及抑郁症状时,会加重CNP。 前列腺腺体中有着复杂的导管结构,前列腺或膀胱的结构功能异常也是导致CNP的发病机制之一。 有研究相继发现,难治性CNP患者中多能检测到膀胱颈肥大导致的肌无力,前列腺内的尿液回流也与增加的前列腺内压和炎症有关。 此外,肾上腺轴异常、盆底肌功能障碍、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炎症遗传易感性和氧化应激也可能跟CNP的发生有关。 总之,CNP病因复杂,与前列腺组织细胞功能状态、前列腺导管结构及功能异常、邻近器官功能异常、免疫因素、神经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可能都有着密切关系。 3.CNP的诊断 NIH分类及传统CNP的诊断都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应该包括尿液分析、尿液培养和EPS检查。 首诊时,了解患者有无尿路感染病史是必要的,对于有尿路感染病史的患者,EPS培养结果的诊断特异性为100%,但假阳性结果高达56%。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腹部耻骨上区域和外生殖器的体格检查及直肠指检,以排除其他导致盆腔疼痛的原因。 多年来临床工作中把“四杯法”细菌培养结果作为CBP与CNP的区分标准。但近年来多个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组织或前列腺液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在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提示细菌及其他微生物不是CNP的致病因,而是一种移生或伴随现象。 NIH分类中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被作为区分ⅢA和ⅢB型前列腺炎的标准,但这种分类在诊疗实践中尤其对于疗效评价指导价值有限。有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同时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与症状的改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近年来,许多学者将NIH-CPSI评分、UPOINT评分等,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估,可以作为疗效评价的参考,逐渐将CNP的EPS检查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转变为以症状评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目前,基于前列腺液中病原体、白细胞数量的诊断、评价方法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轻重,临床指导价值有限,而以症状为核心的评价指标能实际反应出患者的症状程度及临床治疗的效果,预示着以症状为核心的诊断方法可以应用于CNP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4.CNP的治疗 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炎药、ɑ-受体阻滞剂、植物药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使用上述药物及综合治疗以达到控制症状是CNP的治疗目标。 在临床治疗中,许多医生即使在没有确实证据表明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也把抗生素作为治疗CNP的一线药物,他们认为有未知的致病微生物导致患者产生了相关症状,使用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缓解症状,尤其是疼痛和性功能障碍。 NICKEL等认为非细菌性炎症在CNP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现罗非考昔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CPSI评分改善不够明显。另一项针对CNP患者的研究认为,塞来昔布可以有效降低患者CPSI评分,但这种治疗效果在治疗停止后2周内消失。 ɑ-受体阻滞剂在泌尿外科作为控制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的重要药物,也可用于CNP。一项研究表明口服特拉唑嗪可以明显降低患者CPSI评分,另一项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发现,坦索罗辛可以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不能逆转疾病过程。 植物制剂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生物类黄酮槲皮素可以改善大鼠模型的前列腺炎症,此外花粉提取物也被证实可以明显改善CNP患者CPSI评分。 随着对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心理支持及物理疗法也被应用到CNP的治疗之中。研究表明,CNP患者的终身精神压力水平较健康对照高,表现出认知缺陷和广泛疼痛症状。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减少灾难化和改善应对机制改善CNP的心理压力,治疗包括图像引导、渐进性放松训练、自我催眠、生物反馈和认知行为治疗。另一项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度洛西汀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症状。对于伴有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的患者,借助各种辅助按摩设备进行的盆底肌物理疗法(PFPT),可放松盆底肌,改善症状。ANERSON等研究表明,通过PFTP方法治疗6个月后,患者疼痛评分有4~7.5分的明显降低。FITZGERALD等研究发现,与全身按摩放松相比,特定部位的PFPT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骨盆肌肉功能障碍症状。李海松等利用经会阴超声波治疗CNP,治疗2周后患者在泌尿系统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有显著改善,这可能是因为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节COX-2途径抑制了炎症和疼痛。 CNP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针对患者进行基于症状的个性化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达到治疗效果。即使在“可能”有效的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也要慎重考虑。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和生物类制剂、ɑ-受体阻滞剂、心理疏导和盆底肌物理疗法都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 1995年NIH提出了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经过二十多年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特别是对CNP发病机制的更加深入研究,发现该分类对CNP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导致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的过度使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了社会家庭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对CNP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疗效评判标准应该重新认识。 来源:梁朝朝,郝宗耀.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再认识(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24(6):425-427.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