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诊疗干货】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目标与原则

来自  李旭东  2019-09-06

神经源性膀胱(NB)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

 


1.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目标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目标包括首要和次要目标:


(1)首要目标:为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确保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


(2)次要目标:为恢复/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文献表明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逼尿肌过度活动或膀胱顺应性降低可以导致储尿期膀胱压力超过安全范围,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或膀胱出口梗阻可以导致排尿期膀胱压力超过安全范围。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把膀胱储尿期和∕或排尿期膀胱压力控制于安全的范围内,降低上尿路损害的发生率,以保证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某些治疗后继发的残余尿量增多问题可以由间歇导尿解决。

 


2.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原则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原则包括:


(1)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的神经系统病变未稳定以前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2)选择治疗方式应遵循逐渐从无创、微创、再到有创的原则。


(3)单纯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和水平不能明确尿路功能状态,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制定治疗方案时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习惯、潜在的治疗风险与收益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4)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因此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后应定期随访,随访应伴随终生,病情进展时应及时调整治疗及随访方案。

 


3.神经源性膀胱的非手术治疗


(1)导尿


无论是以促进储尿还是排尿为目的,间歇性导尿都能有效地治疗神经肌肉排尿功能障碍,免除长期带导尿管甚至耻骨上膀胱造瘘的痛苦,并为进一步治疗(膀胱扩大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创造了条件。


(2)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包括:①定时排空膀胱;②盆底肌肉训练;③训练“扳机点”排尿;④男性使用外部集尿装置。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①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的药物,如M受体阻滞剂;②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药物,M受体激动剂;③降低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④增加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α受体激动剂;⑤减少尿液产生的药物,如去氨加压素等;⑥其他药物。


(4)膀胱训练和扩张


对尿频、尿急症状严重,无残余尿或残余量很少者可采用此法治疗。嘱患者白天定时饮水,每小时饮200 ml。将排尿间隔时间尽力延长,使膀胱容易逐步扩大。

 


4.神经源性膀胱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注射术;自体膀胱扩大术;肠道膀胱扩大术;骶神经调节术;(大部分患者术后需辅助间歇导尿解决膀胱排空问题)。


来源:李旭东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一篇
【干货】精囊镜诊治精囊炎的优势与不足
慢性前列腺炎经常与精囊炎同时存在,因而常称为“前列腺精囊炎”。精囊炎患者除有前列腺炎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血精(肉眼或镜下),反复发作,诊断和治疗有一定难度。应用精囊镜诊断和治疗精囊炎具有更直观、更精确的优势,是诊断和治疗顽固性前列腺精囊炎的一项重要选择。   精囊镜检查的解剖学依据 精囊位于前列腺后上方,主要功能是分泌精囊液组成精液。射精管是输送精液的通道,由精囊下端排泄管与输精管壶腹末端汇合而成。射精管由前列腺底穿入前列腺,并开口于精阜上,精囊的管状腺体高度盘曲,由卷曲的管道及分支构成,当精囊发生慢性炎性疾病,包括精囊结石、慢性精囊炎、射精管梗阻等时,炎性渗出物排出不畅而反复发作。 正常的精囊逆行通道是自尿道外口通过尿道至精阜,经前列腺小囊开口或精阜开口,再由双侧射精管开口通向精囊,这个自然腔道的存在,使得精囊镜检查技术成为可能。利用精囊镜经自然腔道可更直观、更精确地发现临床上难以确诊的顽固性血精病因,同时可以做相应治疗。   精囊镜诊治前列腺精囊炎的优势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更高分辨率、更细管径的输尿管镜应用于临床。Yang等于2002年首次沿正常射精管生理腔道使用输尿管镜行精囊镜检查,并提出了精囊镜的概念;自此,精囊镜逐渐走向临床。 Ozgok等首次采用输尿管镜处理精囊结石取得成功,Cuda等首次用输尿管镜成功进行精囊结石钬激光碎石。2008年李龙坤等首次报道了经尿道逆行输尿管镜技术诊治远端精道疾病。 输尿管镜的管腔纤细,而射精管开口及精囊具有可扩张性。同时,射精管和精囊均可容受输尿管镜通过并观察。此外,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设备仪器的完善,精囊镜技术已成为国内外众多男科医生治疗顽固性精囊炎的一个重要选择。 精囊镜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发现引起慢性精囊炎的主要原因有精浆排出不畅、精囊内壁炎症、充血或血管破裂。射精管出口梗阻引起的精液排出受阻是引起血精及精囊炎最常见的原因,射精管梗阻引起精浆潴留及感染,感染导致精囊黏膜充血、水肿,以及血管损伤引起血精。长期反复炎性刺激改变了精囊腔内环境,促进精囊结石形成,而结石亦加重梗阻,且药物难以杀灭结石表面细菌,导致感染反复,最后形成梗阻、感染、结石的恶性循环。反复用药诱发耐药菌株出现,加剧了血精的治疗难度,因此治疗重点是解除射精管开口梗阻,清除结石,同时控制感染。   精囊镜检查的禁忌证 精囊镜检查的禁忌证包括前列腺癌、血液系统疾病、肝功能严重异常、严重感染、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既往结核病史和性传播疾病感染史、心理上不能接受、尿道狭窄、尿道闭塞或先天畸形患者。   精囊镜检查操作方法 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沿尿道置入F6或F7.5精囊镜,行膀胱镜及尿道检查,排除尿道及膀胱病变。退镜至前列腺部后尿道,用灌注泵低压、低流量灌注生理盐水。观察黏膜是否有出血、充血;找到精阜,观察精阜形态、大小、开口。 寻找到正中的前列腺小囊开口,在斑马导丝引导下沿开口进入前列腺小囊,观察前列腺小囊,前列腺小囊黏膜表面可能附着泥沙样结石及絮状物,可将超滑镍钛导丝盘入小囊腔,反复活动导丝,黏膜表面附着物多可脱落,再以冲洗液结合负压吸引反复冲洗,即可获得良好的视野。前列腺小囊内若发现较大结石可用抓钳取出结石,或应用钬激光碎石后冲出或取出结石。 仔细观察,一般可发现两侧射精管开口,也有部分病例两侧射精管开口于精阜两侧。若射精管开口难以找寻,可适度加大冲洗速度,并用斑马导丝试插,也有部分患者因长期炎症刺激不能发现前列腺小囊开口,可用电切镜在精阜表面切开;找到开口后,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分别进入双侧射精管和精囊。精囊一般呈蜂窝状结构,囊壁充血,囊液乳白色、淡黄色或淡红色,充满絮状混浊物或暗红色血凝块。尿道、前列腺、精囊及射精管未见肿瘤、囊肿等病变,证实术前精囊炎的诊断。 通过精囊镜工作通道注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直至囊液清亮,然后注入并保留0.5%稀碘伏于囊腔内。若发现精囊内结石,置入200 μm钬激光光纤行精囊结石碎石取石。 术后常规留置气囊导尿管,并予抗感染治疗48小时;15天内避免射精。1个月内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禁止饮酒;术后随访6~30个月。   精囊镜的不足与发展前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精囊镜有F6~F8输尿管硬镜及输尿管软镜,该设备的应用使精囊腺的检查及疾病治疗较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该设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输尿管硬镜较粗,有炎症的射精管及开口存在狭窄、组织弹性差等问题,较粗的镜体通过时容易引起组织的撕裂,导致出血,影响视野及检查结果的质量。同时,由于入水通道粗,水压高,逆行感染概率增加。并且输尿管镜的镜体长,不利于手术中精细操作。软镜虽然镜体细,柔软,但是射精管短,精囊腺本身较小,其末端灵活弯曲的优点无法发挥,并且镜体更长,更难于支撑,使操作更加繁琐。 虽然精囊镜技术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广泛,但是考虑精道、精囊解剖结构隐秘、细、窄的特殊性,人体解剖结构的差异性及目前无专用精道内镜手术操作设备等局限性,尚存在许多困难。其中,如何使精囊镜安全、准确、快捷地进入精囊就是难点之一,由于射精管口本身的狭窄或梗阻,导致射精管口难以辨认,因此精囊镜检查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辨认双侧射精管开口。 虽然目前国内研究报道进镜方法多种多样,但成功率不高,使该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成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射精管远端开口细小,在镜下查找也很困难,直接进镜更加困难。同时由于炎症、感染、结石形成、先天性畸形等因素,可导致临床上多数精道镜检查患者在内镜下射精管口模糊,难以找到,甚至消失。 本文引自《前列腺炎马全福2019观点》
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