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导尿前列腺部延长,且被增生的腺体挤压变形、扭曲、狭窄,致使尿道阻力增加。BPH常见导尿失败原因为导尿操作技术不熟练、对病理情况下的尿道解剖结构不清楚、润滑剂使用不充分、导尿管种类及型号不合适、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导尿操作本身引起的疼痛不适感和患者不配合等。这些因素可使患者全身肌张力增高、呼吸增快、盆底肌肉及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收缩,反复强行插拔导尿管易引起尿道黏膜水肿、充血和尿道损伤,甚至假性通道形成,且加重导尿后的尿路刺激症状,使今后的导尿更加困难,甚至导致导尿计划终止。为提高合并 BPH 老年男性导尿成功率,除了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插管的技术也非常重要。现将技巧及方法介绍如下。
1、心理疏导。
导尿过程中,可边操作边与患者交谈,解除紧张恐惧心理,有效转移其注意力,当导管进入后尿道遇到阻力时,应暂停片刻并把导尿管拔出少许,边嘱患者深呼吸边观察患者表情,以减轻腹压,松弛尿道外括约肌,从而减少插管阻力,伺机使尿管顺利置入膀胱。导尿动作要轻柔快捷,减轻疼痛。
2、前列腺弯头导尿管。
对于BPH患者,优先选用弯头导尿管。该导尿管头端设计为弧形,且较细而尖利,有利于通过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道膜部和前列腺部狭窄部位,较普通导尿管更有优势。由他人进行CIC操作时,患者取截石位,灭菌石蜡油球充分润滑导尿管后,用纱布包裹阴茎,操作者左手提起阴茎使其与腹壁形成60°,消除耻骨弯曲。右手持导尿管使前列腺导尿管的弯头尖端向上插入尿道口,导管插入近一半感觉插入受阻时,提示尿管进入第二个弯曲耻骨下弯,此时将阴茎放下,使之与腹部呈约90°,阻力消失后继续插入至膀胱。也可由助手轻轻按摩会阴部,或将示指润滑后插入患者直肠内,轻轻向上向下摇动,使括约肌松弛,同时向上向前轻轻抵住前列腺部,操作者同时适当调整尿管插入角度,使导管沿指腹顺利向前推进入膀胱。
3、更换导尿管的种类。
选择超滑导尿管,超滑导尿管的摩擦系数远较非亲水涂层导尿管或普通导尿管低,有极好的润滑性和生物相容性,使用方便,体验舒适。建议初学者最好选用含亲水涂层的导尿管,以降低尿道损伤的风险,提高插管成功率。
4、选用适当型号导尿管。
如遇到插管困难,可在痉挛解除后更换型号较细的导尿管重试。
5、酌情使用润滑剂。
2011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推出的《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明确指出:对于非涂层型或普通导尿管用无涂层导管进行CIC时,必须使用润滑剂。临床常使用无菌石蜡油和水溶性润滑剂两种。首选水溶性润滑剂。使用润滑剂充分润滑整根导尿管,可降低导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和摩擦力,保护尿道黏膜。
6、对疼痛高度敏感者,酌情使用镇静、止痛剂。
可将利多卡因凝胶或乳膏作为润滑止痛剂,除涂抹于管体和尿道口外,尽量使润滑止痛剂进入尿道到达尿道膜部,并保持1~2分钟再行插管;也可用去除针头的注射器将凝胶经尿道外口注入尿道,待导管进入膜部尿道遇到阻力增加时,边插管边由助手通过导管末端注入镇静止痛剂,使导管顺利进入膀胱。插管前可经尿道外口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 5~10 mL,后捏紧尿道口进行表面浸润麻醉,松弛尿道外括约肌,插管至膜部尿道时可向尿道内注入无菌石蜡油5~10 mL,以润滑尿道,减少插管阻力。插管时左手放松,右手轻轻送入尿管,防止尿管反复回弹。每次送入1~2cm左右,太长时易致尿管弯曲打折。反复插管失败者,及时就医。
本文引自《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文建国2021观点
主编译:文建国 彭 玉 陈 安
本书从清洁间歇性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CIC的临床应用、CIC效果评估和随访等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CIC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其中关于CIC的相关操作图文并茂,使读者可以更直观地对CIC有清晰的了解。本书收录了CIC最近的新理念,如膀胱安全容量和安全压力的应用及部分(早晚)CIC的临床应用,并专门阐述了儿童CIC内容。本书是从事涉及各种排尿异常疾病诊断及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研究生、本科生,尤其是泌尿外科、小儿外科(小儿泌尿科)、康复科和神经科医护人员和从事尿控和造口护理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