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已婚。主因“排尿困难10余,加重3个月”于 2018 年 7 月 2 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 10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不畅,近 3 个月排尿困难症状加重,呈滴沥状。6 月 27 日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予以留置 F14 尿管失败,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食欲正常,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腰椎及盆腔手术史,无外伤史。
体格检查:体温 36.8 ℃,脉搏 74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23/61 mmHg,身高 150 cm,体重 59 kg。
专科检查:双侧腰部曲线对称,未见局限性隆起;双肾区未触及肿块,叩击痛(-);双侧各输尿管点无压痛;膀胱可见局限性隆起,叩诊浊音,压痛(-)。外生殖器:尿道外口位置正常,尿道口明显狭窄,F14尿道探条通过失败。
辅助检查:泌尿系彩超( 2018 年 6 月 27 日,某县人民医院) 示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内点状强回声漂浮,膀胱内未见肿瘤、憩室及结石形成。
入院诊断:尿道狭窄,慢性尿潴留。
治疗经过: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急诊行膀胱穿刺造瘘术,缓解尿潴留症状;于1周后在腰麻下行尿道成形术。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可见患者尿道口狭窄,取阴道与尿道中间横行切口约 3 cm,游离尿道下缘约 4 cm,取尿道 6 点处纵行劈开尿道,直至正常尿道(狭窄段约 3.5 cm),取 F26 尿道探子顺利通过。留置 F20 双腔尿管。于阴道 10-2 点位置纵行劈开阴道黏膜(长约 3.5 cm,宽约 2.0 cm)翻转覆盖于尿道基底,与劈开之尿道两边缘间断缝合,依次缝合切口,查无出血点,再次碘伏消毒。术毕。术后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术后3周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
病例分析
女性尿道狭窄(female urethral stricture,FUS)属于少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症状大多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排尿等待、尿线变细、尿不尽感及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等。FUS 的病因包括医源性损伤、外伤、感染、放射性损伤及特发性。其中医源性损伤及阴道分娩所致的外伤是尿道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分别占 42% 和 15% 。女性尿道解剖特点为尿道长度较短,位置较深,邻近组织解剖结构复杂,在疾病的手术治疗上较为棘手。国外有报道 FUS 患者无法留置大于 F14 导尿管为诊断条件之一。
目前 FUS 的治疗方法包括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和尿道扩大成形术,尿道扩张虽然是 FUS 的一线治疗,但是 >50% 的患者可能仍需后续干预,尿道扩张在复发性尿道狭窄患者的比例更高,可达到 73% 。重复的尿道扩张更易造成尿道损伤,引起瘢痕形成,加重尿道狭窄的发生,故复发性尿道狭窄患者不推荐尿道扩张术。尿道内切开存在复发及尿失禁等风险,因此尿道成形术可能是治疗 FUS 更好的选择。
在复发性和难治性尿道狭窄中尿道成形术的成功率达 80%~100% 。游离移植物和皮瓣是女性尿道成形术中常用的替代材料。目前用于女性尿道成形的游离移植物包括阴道壁、颊黏膜、舌黏膜、阴唇、膀胱黏膜等;而皮瓣往往采用带蒂皮瓣,可制作皮瓣的部位包括阴道前庭、阴道壁、阴唇等。使用带蒂的阴道皮瓣修复尿道,其优点在于阴道皮瓣属于湿性皮肤,无毛,有弹性,距离尿道较近,皮片面积大,取材方便,且皮瓣血供良好,成活率高,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病例点评
(1)该病例存在长期排尿困难病史,然后进展至尿潴留。FUS 以继发性改变多见,如外伤、医源性损伤、放射治疗后,但原发性女性尿道狭窄较少见;依靠典型病史、临床特点、典型体征诊断并不困难。对于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及诱发因素。关键在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2)目前 FUS 的治疗方法包括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和尿道扩大成形术。尿道扩张虽然是一线治疗,但治疗效果较差,且反复扩张易形成尿道瘢痕加重尿道狭窄,故不予以推荐。尿道内切开适用于膀胱颈梗阻患者,且术后易发生尿失禁。在复发性和难治性尿道狭窄中尿道成形术的成功率最高。
(3)尿道重建替代物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黏膜替代是治疗 FUS 的重要手段。黏膜选择种类较多,目前用于女性尿道成形的游离移植物包括阴道壁、颊黏膜、舌黏膜、阴唇、膀胱黏膜等;而皮瓣往往采用带蒂皮瓣。该病例尿道狭窄段较长,狭窄程度较严重,故选用阴道前壁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术后皮瓣较容易成活,手术成功率较高。
本文引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泌尿外科 病例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