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血精诊断和治疗指南—临床表现及诊断

来自  大家泌尿  2022-07-20

1病史及症状特征

 

01精液颜色与性状

精液性状根据其出血时间和含血量不同,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淡红色、咖啡色或铁锈色等,有时伴有凝血块或血丝。同一患者由于其血精发作的持续时间、频率及严重程度不同而导致精液性状常有变化。

02疼痛

大多数血精患者无疼痛,少数患者可伴射精痛、阴囊睾丸疼痛、腰骶部或会阴部胀痛不适等,如尿路及生殖道感染患者可伴射精痛、尿痛等,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症患者可伴慢性盆腔疼痛症状。

03血尿

个别患者可出现性生活相关性血尿,主要表现为∶血精伴射精后初次排尿带血、勃起后初次排尿带血、勃起时尿道滴血、甚至无血精但射精后初次排尿带血。该类患者血精及血尿常表现为鲜红色,可伴凝血块,严重者可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04其他伴随症状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精囊炎的患者可伴下尿路症状;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可伴有尿急、尿频、血尿等;合并生殖系统结核的患者可伴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05相关病史  

近期有无盆腔及生殖系统外伤史;有无前列腺、睾丸穿刺活检、经尿道检查/手术等医源性手术操作史;既往有无生殖道感染,有无高血压、慢性肝病、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及抗凝药物应用史等。

 

2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腹股沟和外生殖器区域检查。睾丸、附睾、输精管和阴茎部尿道需要仔细检查以了解有无导致出血的病变或异常。直肠指检了解前列腺和精囊区域有无异常改变,必要时取前列腺按摩液进行检查。前列腺触诊时应观察尿道口有无血性分泌物。

 

3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尿道拭子培养、肝肾功能等生化常规、精液分析和培养、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这些实验室检查应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选择。

01尿常规(推荐)及尿细菌培养(可选择)

有助于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和血尿。

02尿道拭子培养(可选择)

当怀疑有性病或尿道炎合并血精时,应做淋病奈瑟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尿道拭子培养。

03精液常规分析(推荐)、精浆生化(可选择)和病原体全套培养(推荐)

是有助于明确血精病因学诊断的重要检查,尤其当血精伴有射精量低和/或不育时,应完善此类检查。

04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可选择)

对于40岁以上的顽固性血精患者,建议常规行PSA 检查。

05凝血功能(可选择)

使用任何抗凝剂或抗纤溶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复发性血精,常与其凝血障碍有关,因此凝血功能常规检查是必须的。

06血常规及生化常规(可选择)

如果患者既往有慢性疾病,应进行完整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常规检查。

 

4辅助检查

01经直肠超声(TRUS)(推荐)

TRUS作为一项基本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对血精的病因学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客观清晰地显示精囊、射精管和前列腺,对复发性或持续性血精的诊断阳性率高达83%~95%。引起血精的最常见原因是精囊炎,多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其TRUS影像主要有精囊扩张、萎缩、囊肿、不对称、内部回声不均匀、囊壁粗糙增厚、反射增强等。前列腺或精囊的囊性病变也是引起血精的常见病因,其超声影像常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晰,声像形态规则。伴有前列腺小囊内或精囊内钙化或结石的血精患者,表现为前列腺内、射精管或精囊壁高回声,可伴或不伴声影。TRUS作为一种初筛手段,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但其结果误诊率较高,假阳性率约为50%,对血精的病因难以作出准确评价,因此,常需结合MRI等辅助检查进行判断。

02CT(不推荐)

在血精病因学诊断中,CT对结石敏感度较强,能明确生殖道有无结石形成,但对精道远端区域软组织的显示和分辨能力具有明显局限性,对血精的病因学诊断价值远不及TRUS和MRI。

03MRI(顽固性血精推荐)

MRI对软组织结构具有良好的对比度和分辨能力,能清晰显示精道远端区域相关结构的三维解剖图像,因而,是男性性腺、附属性腺及其导管系统影像学检查的金标准。MRI可显示精囊的精细结构和信号强度改变,对顽固性血精的病因和定位诊断以及后续治疗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血精患者MRI影像常可出现下列几种特征性改变:①精囊内信号强度改变,往往反映精囊内出血情况;②精囊增大或囊性扩张,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精囊呈不同程度的增大或囊性扩张,其精囊宽度超过1.7cm,或精囊内腺管结构呈囊状扩张,管径>5mm,可伴有或不伴有精囊内信号强度的异常改变;③精道远端区域囊肿形成。前列腺小囊囊肿和苗勒管囊肿均位于前列腺中线区域,但通常前者不超越前列腺轮廓,有开口与尿道相通,偶有射精管异常开口出现于小囊内。而后者常超越前列腺后上方边界,一般与尿道、射精管及精囊均无交通,在MRI矢状面图像上可呈特征性泪滴状;④精道远端区域结石形成。但MRI对结石、钙化的敏感性和分辨率不及CT和B超。

如血精是由于前列腺癌、精囊肿瘤、睾丸肿瘤等少见病因所致,则在MRI下可观察到肿瘤相关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04精囊镜技术(可选择) 

近年来,随着腔道内镜设备与技术的革新和进步,用内镜对精道疾病进行深入诊治成为可能。精囊镜技术是指借助小口径输尿管镜(4.5~6.0Fr为宜)及其相关辅助器械设备,对精道远端区域进行观察和相应治疗。它既是一种病因学诊断技术,又是一种针对病因的微创性手术治疗技术。基于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具有的独特技术优势,精囊镜已经成为射精管梗阻(EDO)、精囊结石、顽固性血精等常见精道远端疾病的诊治新手段。

 

来源: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血精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血精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1, 28(1): 77- 87.

 

下一篇
ESWL并发症
急性肾损伤(肾内或肾周血肿)   体外冲击波碎石造成的损伤主要是由于焦点区域未能准确定位于结石、而汇聚于肾脏实质或者周围组织造成。此外,呼吸运动也会造成结石的位移,因此如果聚焦区过于集中,一旦结石移位就会造成能量空击或者击打于周围肾脏组织,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研究表明,MRI检查显示,63%~85%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患者24 小时内即可表现出一种或多种肾损伤。其中,肾内或肾周血肿最为常见,患者可以伴有或不伴有腰痛和肉眼血尿症状。有研究发现, ESWL后肾包膜下血肿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间隔10岁血肿发生率增加2.2倍。绝大多数肾周血肿病例通过休息可自行好转,疼痛通常会在一周内缓解,但影像学所见的肾周及肾包膜下积液可能要持续3~6个月。   病理研究显示,ESWL一周后可见局部的肾小管、血管和肾间质的病理改变。病灶区域多数肾小体发生破裂,伴有含铁血黄素和管型聚积。脉管内可见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研究均发现,ESWL可能增加急性损伤的因素包括:较多的冲击波数量(>8000次),间隔较短的多次ESWL 治疗,高电压和高能量设置、幼儿患者以及肾脏形态、功能受损病例。而初始低能量100~500次冲击波,然后再恢复正常能量完成碎石可显著降低肾脏急性损伤程度,研究表明损伤体积可从6%下降至0.3%。   慢性损伤   ESWL造成的肾脏损伤存在一定的不可逆改变。病理研究显示,ESWL治疗2周后病灶局部会出现钙盐沉积、纤维化和囊性变;30天后还能进一步观察到其他一些永久性的病理改变如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局部钙化、肾单位丧失,这些慢性病理改变在大体结构上会形成瘢痕区。   回顾性研究表明,ESWL后肾脏慢性损伤导致有效肾血流量较健全肾脏显著降低,并伴有血压升高。部分研究还有报道,ESWL 还与患者远期糖代谢异常存在显著关联。   肾脏严重出血   肾脏结石ESWL术后包膜下血肿并不少见,但由于肾脏包膜以及肾周筋膜的自限性,出血通常可通过保守处理,如卧床制动、使用止血药物等处理方式有效控制。极少数病例可发生肾脏出血突破肾包膜以及肾周筋膜,进入腹膜后腔。这种情况出血量大,且难以有效止血,保守治疗如无法有效控制需要及时行DSA下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周围脏器损伤   最常见的肾外脏器损伤是胃和十二指肠损伤。此外,其他腹腔脏器如胰腺、结肠等损伤亦能见于报道。一些其他的远处脏器如肺等如操作不当也可能发生意外损伤。   来源:孙颖浩《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