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在尿路梗阻的情况下,尿路感染的治疗需要有效的抗菌药物以及适当的外科干预以去除致病因素,尽可能恢复尿路的正常解剖和功能,以防止败血症和尿路感染反复发作。
针对BPH的治疗
药物疗法:
由于老年男性人群中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较低,而且是非疾病特异性事件,因此很难在未经选择的男性人群中设计一项前瞻性研究以确定任何针对BPH的药物治疗是否有防止尿路感染发生的作用。没有证据表明多沙唑嗪、非那雄胺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以及植物药治疗有降低 BPH 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手术治疗:
膀胱出口梗阻引起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手术指征。在接受手术的老年男性BPH患者中,因尿路感染为手术指征者占12%。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住院治疗的BPH 患者中有4%是因为存在尿路感染。
有症状尿路感染的治疗
患者在接受 BPH的治疗之前应进行筛查以排除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如果同时存在尿路感染必须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估和治疗。对于轻、中度尿路感染的门诊患者,能口服抗菌药物者推荐给予经验性口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连续7天的疗程。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经验性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应覆盖抗铜绿假单胞菌的静脉制剂,一旦获得细菌培养和药敏数据则应开始目标性治疗。常用的抗菌药物有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更高一代的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对于发热或严重全身感染的患者,建议10~14天的治疗。分别在抗菌药物治疗和停止治疗后7~14天复查尿液培养以确定治疗是否有效。
无症状菌尿的筛查和治疗
已有临床证据表明,术前存在菌尿的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菌血症发生率高达60%,并有6%~10%的患者出现了脓毒症。而术前对存在菌尿的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可以明确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这些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开始抗菌药物治疗的时间尚不明确,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方法是在手术前的晚上或者手术开始前立即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在不留置尿管的情况下,抗菌药物治疗可以在手术后立即停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导管的患者,推荐持续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直到尿管拔除。
来源:孙颖浩《吴阶平泌尿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