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干货】前列腺炎免疫治疗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来自  前列腺炎马全福2019观点  2019-09-29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发现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发病与一些免疫性疾病相似。开始研究自身免疫反应与前列腺炎发病的关系,探索该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指导临床治疗。


1.免疫球蛋白


有研究发现,前列腺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lg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前列腺炎的发病极有可能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研究中发现,患者精浆中由免疫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健康男性的水平,从而推断,前列腺分泌细胞的破坏可能是一个由免疫及炎性细胞介导的过程。研究还表明,当机体罹患某些疾病或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导致前列腺局部抗原的暴露,进而刺激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浸润前列腺组织。


同时,T淋巴细胞还可以刺激B淋巴细胞,引发体液免疫,产生特定抗体(协同免疫细胞增加细胞免疫对前列腺组织的细胞毒性作用),在前列腺组织局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前列腺的组织病理改变,从而加速前列腺炎的发生,并加重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


其他因素,如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可以导致体内氧自由基的含量明显增多,以及性激素分泌紊乱(如雌二醇含量增多、睾酮含量减少、雌激素与雄激素比值明显增大等),这些可直接作用于前列腺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也可以由于其本身保钠排钾的生理作用而加重前列腺组织的淤血、水肿等组织的病理改变与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协同作用,最终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


2.甲泼尼龙


Lundgren等发现,注射甲泼尼龙4周后,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病理切片表明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提示免疫抑制药物的确有疗效。随后,Bates等发表了口服免疫抑制药物短效泼尼松治愈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个案报道。


龚志勇等根据国外学者的理论,对5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进行免疫抑制药泼尼松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Palapatta2000年报道1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于肾移植术后采用免疫抑制药环孢素等治疗,1年后前列腺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受此启发,Dimitrakov 2003年对20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采用为期4周的骁悉单剂治疗,结果治疗组85%的患者疼痛显著减轻,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也显著下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3.雷公藤多苷


雷公藤多苷是一种有效的非甾体免疫抑制药,有显著抗感染、镇痛、免疫抑制等作用。杨镒缸等用雷公藤多苷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灌胃4周,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病理切片提示炎症明显好转,并且治疗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炎性细胞因子TNF-α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免疫抑制药雷公藤多苷可能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新的选择。曾晔等对10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坐浴治疗30天后,免疫抑制因子(IAP)量明显上升,自身过强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前列腺炎症状消失。


前列腺炎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说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前列腺炎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许是人类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现有的免疫治疗手段用于前列腺炎患者亦具有很好的疗效,说明了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因此,开发具有明确前列腺靶向定位功能的反向免疫调节药物,并将之应用于前列腺炎的治疗,也许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引自《前列腺炎马全福2019观点》

下一篇
【干货】神经源性膀胱治疗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一、临床表现 1.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1)下尿路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 (2)性功能障碍症状:生殖器区域敏感性,勃起功能障碍、性高潮异常、射精异常、性欲减退等。 2.其他症状 除排尿症状外,可伴有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如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肢体瘫痪等。 3.并发症 尿路感染是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并发症,10%~15%的患者可发生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发生率为10%~40%,通常为可逆性,当排尿情况改善,剩余尿减少,膀胱压力减低时有自行好转的可能,还可并发肾盂肾炎,肾衰竭,肾积水等。 二、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目标包括首要和次要目标:①首要目标: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确保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②次要目标:恢复或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或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文献表明,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逼尿肌过度活动或膀胱顺应性降低可以导致储尿期膀胱压力超过安全范围,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或膀胱出口梗阻可以导致排尿期膀胱压力超过安全范围。因此,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把膀胱储尿期和(或)排尿期膀胱压力控制于安全的范围内,降低上尿路损害的发生率,以保证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某些治疗后继发的残余尿量增多问题可以由间歇导尿解决。 具体治疗方案选择时,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的神经系统病变未稳定以前应以保守治疗为主。选择治疗方式应遵循逐渐从无创、微创、再到有创的原则。单纯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和水平不能明确尿路功能状态,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此外,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因此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后应定期随访,随访应伴随终生,病情进展时应及时调整治疗及随访方案。 1.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神经源性膀胱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减退或衰竭。 间歇导尿术是指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除。它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导致膀胱和肾脏功能损害。同时,间歇导尿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因此,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间歇导尿降低长期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因为长期留置尿管不可避免地会损伤尿道黏膜,降低尿道黏膜的免疫能力,易形成尿道内压疮,还会使具有制菌作用的前列腺液流入尿道受阻,常会引起尿路感染的概率增高。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早期采用间歇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可有效减少残余尿量,形成反射性膀胱并减少尿路感染机会,对建立膀胱功能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间歇导尿使患者有更高的自主性,不影响正常生活,具备更高的生育能力以及整体上更优的生活品质。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为了预防间歇性导尿过程中出现尿道损伤、尿路感染、膀胱内压过高引起逆行感染而影响肾功能,在实施间歇性导尿过程中应注意: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2)定时导尿,每次导出的尿量不应该超过500 ml,防止导尿量过多导致患者虚脱; (3)挤压膀胱方法要正确,所施力量先轻后重,并做持续加压,深度约为3~4 cm即可; (4)使用的导尿材料要柔软,用无菌润滑剂充分润滑,导尿动作轻柔,导尿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较好的配合; (5)导尿力求将尿液排尽,不留残余尿; (6)每1~2周行尿常规检查,做中段尿培养; (7)在间歇导尿期间,详细记录患者的出入水量情况。 间歇导尿一般认为,开始时每隔4~6小时1次,每日不超过6次。此后,根据膀胱残余尿量的多少来调整导尿次数,当残余尿量少于100 ml或只有膀胱容量10%~20%时即认为膀胱功能达到平衡,可停止导尿。 2.骶神经调控在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的作用 如果神经源性膀胱不及时处理,容易并发尿路感染,10%~15%的患者可发生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率也达到10%~40%,同时,还可并发肾盂肾炎,肾衰竭,肾积水等疾病,长期插尿管给生活也带来诸多不便,并且会显著增加膀胱和肾脏结石、狭窄和膀胱肿瘤的发生风险。 目前,有效且长期受益的治疗就是骶神经刺激手术(即膀胱起搏器),膀胱起搏器的电极装置通过局麻下微创手术植入到患者的骶神经,通过持续、微弱的电流刺激调节骶神经功能,从而抑制异常信号,协调膀胱与括约肌功能,促进膀胱排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来源:李旭东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