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病例】男性前尿道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来自  大家泌尿  2021-09-01

血管瘤属于血管先天性畸形,可见于身体各处,多见于体表皮肤与肝脏,位于尿道者罕见,首例尿道血管瘤于1895年由国外学者KLOTZ报道,而位于男性前尿道者更为罕见。尿道血管瘤的发病原因与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依靠病史及尿道膀胱镜检,金标准为病理诊断,治疗方法众说纷纭。现结合文献,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男性前尿道海绵状血管瘤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患者19岁,男性,未婚育,因反复尿道外口滴血3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尿道外口滴血,与勃起、射精及排尿无关,无排尿困难、血精、血尿,无尿急、尿频、尿痛。院外曾行泌尿系彩超、CT及膀胱镜检查均未查及异常。入院查体:尿道外口残余血迹,包皮过长,阴茎表面未查及异常,阴茎部尿道未触及包块,肛诊未及异常。尿常规示:红细胞0个/uL,白细胞5个/uL,前列腺液化验无异常。泌尿系彩超、计算机断层扫描尿路造影术(CTU)无异常。尿道膀胱镜检查(图1A):尿道外口无异常,进镜约4cm处尿道4~6点方位见团状曲张血管,隆于正常黏膜表面,基底深红,质软,界限清,范围约2.5cmx2.0cm,考虑血管瘤可能,余尿道、膀胱及输尿管开口正常。

 

术前诊断:尿道外口滴血原因待查?前尿道血管瘤?

 

除外手术禁忌后在腰麻行经尿道膀胱镜下前尿道病变电切术,术中进镜约4cm于尿道4~6点方位见团状曲张血管,沿尿道延伸约3cm,镜下仔细行病变电切术(图1B),术后留置F20三腔尿管。术后予以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1周后拔除导尿管,病理结果是前尿道海绵状血管瘤(图1D),术后尿道外口未再滴血,无排尿困难、血尿、尿漏及尿失禁。术后随访133d无复发,效果良好(图1C)。

 

图片

 

讨论

 

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病,位于尿道者罕见,且多为男性后尿道血管瘤或女性尿道血管瘤,男性前尿道血管瘤十分罕见,至今明确报道的前尿道血管瘤不足30例。尿道血管瘤多见于20~40岁人群,男性为多。目前认为尿道血管瘤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可能与先天发育、静脉曲张和慢性炎症刺激有关,病理类型有海绵状血管瘤、良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静脉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

 

本病的临床表现各异,包括尿道口滴血、血尿、血精,反复发作的尿道外口滴血和(或)出血是前尿道血管瘤的症状特点,常由外伤、剧烈运动、粗暴手淫、尿路感染等引起,也可无明显诱因,如本例呈反复自主发作。如有以下临床表现需考虑该病:血尿;血精;尿道镜检有尿道曲张静脉团。本例以反复尿道外口滴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我院行尿道膀胱检查考虑前尿道血管瘤,外院曾多次膀胱镜检查无异常,考虑漏诊原因为忽视了尿道全程镜检。因此临床应注意:对于以不明原因尿道口滴血为主诉的患者,行膀胱尿道镜检查时,若膀胱病变不明显,需更加注意全尿道检查。

 

尿道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当前无统一的诊疗方案和指南。根据血管瘤的部位、类别、大小可选择物理、手术和药物治疗。文献报道,治疗尿道血管瘤的方法有:局部注射硬化剂、口服普萘洛尔、短期口服激素、选择性动脉栓塞、开放性切除、钬激光、尿道切开镭放疗+二期尿道成形术、电灼术以及保守观察等方法。虽早年文献报道,认为行经尿道激光电灼术可能较经尿道电切术更有优势,范围准确,治疗深度更易控制,术后瘢痕少。但近年来赵虎、黄灶明、田龙均认为内窥镜下电切术于尿道血管瘤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法简单、切除彻底、实用,且术后不易复发,无早期大出血和远期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本例术前诊断前尿道血管瘤,采用经尿道行前尿道血管瘤等离子电切术。术中切除范围包括距病变边缘0.5cm正常尿道黏膜,深度达黏膜下尿道海绵体,将病变彻底切除。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前尿道海绵状血管瘤。留置导尿1周后拔除尿管,并出院。患者术后尿道外口滴血症状得到治愈,同时未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尿失禁及尿漏等并发症,且术后3月复查尿道镜,显示局部尿道黏膜修复完整、尿道腔宽敞,无尿道狭窄。由于本例病变范围偏大,权衡文献报道的激光治疗、传统电切及等离子电切3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后,选择等离子电切的理由在于:等离子电切环较传统电切环的穿透深度浅,可尽量避免对局部尿道的热损伤;电切获取病理标本较激光处理获取标本满意;术中控制出血及止血效果较激光处理效果更稳妥。当然,术中把握切割深度及范围,防止切破尿道,避免医源性尿漏及远期尿道狭窄发生,是电切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本例男性前尿道血管瘤较典型且罕见,结合文献复习,作者认为尿道镜检是术前诊断的关键,行经尿道激光治疗及等离子电切术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来源:苟成仁,李梦芝,陈宗平,毛开熠,刘通,刘政道,梁天才.男性前尿道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1,(08):715-716.

下一篇
【干货 】 泌尿系统造口并发症护理—刺激性皮炎
刺激性皮炎分为粪便刺激所导致的粪水性皮炎和尿液刺激导致的尿源性皮炎,是肠造口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泌尿造口常导致尿源性皮炎,表现为尿液刺激造口周围皮肤出现潮红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局部剧痛等炎症表现。 评估 1、全身评估:评估患者对造口的接受程度、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造口护理操作能力、是否存在活动障碍、视力障碍、沟通障碍等。   2、局部评估:造口周围分泌物、排泄物经常接触处皮肤是否出现红斑;造口周围皮肤表层是否破溃、渗液;造口周围受损皮肤是否出血、水肿、增生、糜烂;造口周围受损皮肤是否剧烈疼痛。   3、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对刺激性皮炎的认识程度及社会支持状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经济情况等。   措施   1、去除诱因:造口底盘撕除前后检查分析并去除诱因。   2、造口定位:术前造口定位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有关,择期手术尽量做好造口术前定位,造口位置根据疾病、手术方式、个体差异而定。无法做到术前定位的患者,术后指导患者或家属更换造口袋时需特别注意患者的坐、平躺、侧卧、弯腰等姿势。如果存在造口回缩、低平、袢式造口近端开口过低,可选择凸面底盘联合造口腰带或造口弹力腹带使用。底盘使用时间不宜超过7天,底盘中心孔适应造口大小和形状,应用防漏膏填补凹凸不平的皮肤皱褶处或粘贴部位缝隙。   3、皮肤清洁: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洗毕用纸巾轻拭皮肤,忌用碘伏、乙醇等消毒液清洗,减轻皮肤刺激,避免皮肤损伤。   4、评定皮肤损伤程度:依照国际伤口创面评价标准评定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皮肤损伤程度。   0度:无变化。   I度:轻度红斑。   Ⅱ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   Ⅲ度:融合性皮炎,凹陷性水肿。   Ⅳ度:溃疡,出血。   5、处理方法:   I度、Ⅱ度刺激性皮炎,局部使用少量造口护肤粉后粘贴造口袋。   Ⅲ度、Ⅳ度刺激性皮炎局部使用少量造口护肤粉后,再喷洒无痛保护膜,待保护膜形成且干燥后再重复涂粉及喷膜步骤2~3次,以达到严密保护效果,也可直接粘贴超薄型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   6、造口产品选择:回授法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选择合适的造口产品,原则上尽量使用带有保护胶的造口袋。   7、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排放排泄物、更换造口袋等的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   8、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合理摄入粗纤维食物,少量多餐,以易消化食物为主。   9、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实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   来源:黄健.《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2021-09-01